温泉办事处:小区建立党支部 治理水平大提升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刘治乾 周小棠 王腾)支部建在小区,这是新时代提升小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密钥。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通过建立小区党支部,把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城市领域的最末端,把党的组织、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探索了一条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治理的崭新路径。

支部建在小区——筑牢了一线战斗堡垒

花坛社区邮政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周围小区大都已拆迁,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环境差、无人管、人心冷。

今年3月,温泉街道办事处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以疫情防控期间划定的网格为治理单元,以小区党员为主体,延伸和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温泉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对物管小区、单位型小区,凡符合组建条件的,建立小区党支部;对散居楼栋、三无小区,则按照就近就便、易于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则,参照社会治理网格布局,建立小区党支部。

住在花坛社区邮政小区里的21名党员自组建起小区党支部后,小区形成了“党员领着干、楼栋长主动干、居民争着干”的局面。在党支部书记王祖林的带领下,小区党员先后为居民解决了用气难、下水道堵塞、主路安全隐患等问题,小区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支部建在小区后,城市基层党建的触角就延伸到了像邮政小区这样最小的城市单元。”温泉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党建是一切工作的牛鼻子,抓好了党建,小区的各项工作都迎刃而解了。”

据了解,温泉街道办事处已建立小区党支部324个,推选党员楼栋长561名,有9818余党员到所在的小区报到,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长”的组织服务网络,党建由原来的“空白点”实现了“全覆盖”。

支部建在小区——激活了党的红色细胞

岔路口社区茶花北路小区87岁的党支部书记杨文珍,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德高望重的她一直是社区干部的好帮手、邻里的热心人。

疫情发生以后,杨文珍第一时间参与疫情防控,小区封堵,她在管;小区排查,她要管;防控分工,她还要管……在她的带动下,茶花北路小区的党员在小区内设岗定责,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参与24小时小区值守、转运病人、出入管理、体温测量、隐患排查、代购物资、小区消杀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一线,成为小区疫情防控和事务管理的主力军。

8月5日,金叶社区廉租房小区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会上,每位党员认领了一份任务清单,还主动立下限期完成任务的“军令状”。会后,在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全体党员、志愿者争分夺秒就小区乱搭乱建、背街小巷卫生、楼道牛皮癣、车辆乱停乱靠进行了彻底整治,改变了小区脏乱差的面貌。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小区还成立了安保巡逻小分队、矛盾调解小分队、教育小分队、文明劝导小分队。在小区文明建设、矛盾调解、安保等治理上发挥了奇效,居民一改往日麻将桌的恶习,纷纷加入小分队的行列,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高。

支部建在小区——唱响了共建共治大合唱

万年路社区月亮湾花园小区建成于2009年,共有12栋492户居民。该小区成立党支部之前,小区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矛盾重重,物业公司换了两家,小区无门禁监控系统,环境脏乱差,居民意见大。

该小区成立党支部后,实行“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建共治新模式,小区治理由“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小区建设从“简单粗放”到“精准精细”,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等小区乱况极大改善。

十六潭社区福星城小区是一个大型物业小区,过去,小区没有室内活动场所,小孩放学后没有个好去处,每逢下雨,居民也只能在家里呆着,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在该小区支部协调下,物业公司主动提供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物业服务大楼,打造小区党群活动中心。

十六潭社区大党委8家成员单位也积极行动起来,整合20万元资金,建成了“九点伴学校”、图书室、儿童之家、老年人棋类室、志愿者服务站、“和为美”调解室等20多个功能室。现在,物业公司、居民群众之间有了矛盾,首先会到这里来坐一坐、聊一聊,疙瘩迎刃而解,节假日,孩子们会到这里看看书、听听故事、学学才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大家愿意来、乐意来、经常来的“幸福里”。

“小区成立党支部后,我们通过开展评选‘红旗党支部 ’‘优秀小区党支部 ’、每季度拉练检查、‘小区书记说小区 ’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党支部在方方面面都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夯实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基础,唱响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唱。”温泉街道办事负责人说。

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温泉街道办事处让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千条线”,通过小区党建这“一根针”,踏踏实实地织出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让居民感受到洒到一线的温暖,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

编辑:雷    茹

责编:聂国力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