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工”的水利情怀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吴涛 伍伟 聂国力)一顶草帽、一双雨靴,上大堤,下泥地。7月28日,在向阳湖围垸临湖大堤上,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个身影忙前忙后,他就是在水利战线有着30多年经验的水利“老兵”汪鑫。

心中有本“明细账 ”

如何指导大家科学巡堤,不留一个死角?如何及时“诊断”问题,提出可行方案,这是门技术活。从事水利事业30多年,并经历过多次防汛抢险工作的汪鑫,用他扎实的水利知识和丰富的防汛经验带领大家坚守大堤,排除险情,安定人心。

7月21日凌晨1点,才刚刚躺下休息的汪鑫,突然接到向阳湖镇打来的求助电话,听到大堤有脱坡、渗水情况,汪鑫头脑立马清醒,一骨碌起床,就急匆匆地赶往大堤现场。

“这里有裂缝的位置再加打两根桩,两排桩中间再填两包寸口石……”一到大堤现场,来不及片刻迟疑,汪鑫便开始指挥处置。

向阳湖围垸在斧头湖南岸,总面积4.83万亩,整个围堤长度28.3公里,保护着两个乡镇、一个奶牛场、省市区10个单位的试验基地等。入梅以来,湖水水位不断涨,7月9日凌晨3时,斧头湖水位达到23.94米,进入保证水位。这里地势低,近段时间伴随时有的强降雨,湖水水位一直未退入保证水位以下,防汛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斧头湖历史最高水位是1998年的24.59米,那个时候我们都守住了,经过这么多年水利工程补短板,加固堤防、提升水利设施,我们相信今年一定有能力守住向阳湖围垸。”汪鑫说。

今年55岁的汪鑫是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水利专家,从湖北省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1986年进入咸安区水利局参加工作,在水利系统一待就是34个年头。

他工作起来是一个“拼命三郎”,把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水利事业,他能清楚地说出咸安境内他参与建设的每一项水利工程,如今正在为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水利支撑作用;咸安大大小小的河湖库堤塘堰他不知跑了多少遍,哪里需要整修,哪里可能会发生险情,他心中都有一本明细帐。

经验留给“新水利人”

7月28日下午17时许,踏着泥泞,在向阳湖围垸临湖大堤一处散浸点我们又看到了汪鑫的身影。

“这是散浸,不及时处置会危及大堤安全。处置这类险情要采取‘前堵后排’,开沟导滤的办法,把渗水导出来。”汪鑫抬脚用力踩了踩砂袋,对正在和他一起处置散浸的向阳湖镇北岭村村民突击队员说。

“挖浸沟口子要稍微挖大一点,挖出来的泥巴就堆在沟的一边,能起到加固大堤的作用。”

“像这种小险情,看似小病,但如果处置不好,极有可能变成大险情,所以大家巡堤时一定要仔细。”汪鑫又跟身边的年轻水利人强调。

“有汪局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他就是这里的‘定海神针’!”去年通过招硕引博进入区水利和湖泊局工作的王永普说,“汪局为人非常随和,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防汛工作,理论联系了实际,跟着汪局现场学习能够不断加强实操能力。”

“我大半辈子都和洪水、堤防打交道,他们都是我的‘老对手’,积累下的经验要留给新水利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汪鑫说。

“带病”坚守一刻不停

连续20多天的连轴转,这位“老水利”从未打过退堂鼓。其实,前年他胃癌才经过手术,医生嘱咐需要好生休息。

“汪工,您这天天顶着烈日,来回步行巡查近8公里,凌晨还来湖堤上指导抢险工作,扛得住吗?”认识汪鑫的乡镇干部群众善意提醒道。

“我没事的,谢谢!你们还要加密巡查,有情况立即汇报。”

自从手术以后,家里人都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是一辈子都在和水利打交道的汪鑫,只要听到汛情,就会“闻汛而动”,身体时刻都保持着“待战”状态。

“既要干好工作,也要照顾好家庭,那是最好的!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兼顾,也只能先公后私,有岗就有责,责任上了肩头,就必须要往前走,没有后退路,这些年,我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照顾得少。”

谈及家人,汪鑫目露愧疚,说到工作,他的眼神又变得异常坚定。

与群众“打成一片”

水利“老兵”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又对水利工作和当地群众有很深厚的感情。在防汛抢险的这些时日,汪鑫和当地群众紧密联系,白天一起处置险情,夜晚一起查看处置效果。

“在除险的过程中,时刻都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没有老百姓的力量支持,你一个人再专业也不行,你真正地为老百姓着想,接近他们、体贴他们、关心他们,老百姓都看得到,他们也才愿意听你指挥,你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群众的力量,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汪鑫说。

自7月5日参与防汛以来,汪鑫已经带领当地村民突击队员一次次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让防汛抢险人员吃下了“定心丸”。

“无论是散浸还是渗水等险情,汪工都能果断处置。”谈起水利“老兵”汪鑫,北岭村村民突击队员吴情利由衷地佩服。

汪鑫说,今年的防汛与2016年相比,堤坝的工程质量、防汛人员力量都有明显进步,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状态。

夜色深深处,郊外帐篷边,星星点点的灯光沿着大堤移动,就是这样一群守堤人,用步步脚印丈量大堤,守护着大湖安澜与万家灯火。

编辑:陈妮娜

责编:施秀芳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