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不退,我们不下堤”——四邑公堤上的防汛尖兵

云上咸安报道( 通讯员:刘治乾)主动请缨、日夜坚守,持续奋战、竭尽所能,这是长江四邑公堤咸安段5号哨所,温泉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防汛抢险突击队长刘松平和25名突击队员连日来的工作写照。

咸宁自6月8日正式入梅以来,强降雨一轮接着一轮,同时受上游不断来水的影响,9.8公里的长江四邑公堤咸安段沿江大堤和内湖水位在极速上升,严峻的防汛形势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7月6日,温泉街道办事处25名突击队员驻扎在大堤险段,分成4班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护坡,确保不漏一处险情,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冲锋一线,用责任守护平安

7月7日上午,暴雨一直下个不停,班长黄斌斌艰难地穿行在堤脚和堤滩树林内,拿着铁锹开沟抢排堤脚积水。一锹又一锹,一个水坑又一个水坑,雨大风急,他在堤脚茂密的树林中来回穿插排查。一个小时后,排查完险情的他回到5号哨所,泥巴裹满了裤脚,全身已经湿透。

92年出生的黄斌斌是一位退伍军人,也是社区民兵连基干民兵。7月6日上午,因长江流域连续雨水天气,长江江水上涨,四邑公堤超设防水位、逼近警戒水位,全线告急。温泉办事处立即发布召集令,号召党员、退役军人、民兵参加巡堤守堤。

还未吃中饭的黄斌斌接到社区民兵连长胡海亚的电话后,随手拿了几件换洗衣物,告别了妻女,匆匆走出家门,赶往社区集结。“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防汛当前我必须带头站出来,这是部队教给我的!”黄斌斌说。

在防汛大堤上,黄斌斌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在地段最险峻,任务最繁重,工作最艰巨的堤脚和堤滩树林内,总是能看到他奔忙的身影。

7月19日凌晨三点,黄斌斌接到了奶奶病故的消息。请假回家送奶奶“上山”后,他忍着悲痛迅速赶回5号哨所,继续与队员一起坚守大堤。

防疫抗汛,用行动对照初心

7月6日,肖桥村应急民兵连在接到温办防指办通知后,迅速组织10名民兵参加四邑公堤防汛任务。民兵杨涛接到通知后,二话没说,带上工具,立刻奔赴四邑公堤。

杨涛是肖桥村六组村民,在肖桥村民兵连从事民兵工作五年了。在工地上做零工的他,在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志愿上一线接送疑似病人、转运救灾物资。

当天赶到四邑公堤5号哨所时,已是傍晚,匆匆放下行囊后,杨涛和4名队友就上堤开始了巡查。

“仔细点,再仔细点,一点差错都不能有,一丝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杨涛一边巡查,一边提醒队友。堤脚处灌木杂草丛生,蛇虫鼠蚁层出不穷,杨涛和队友打着电筒,手持工具,一步一步小心仔细探索前进,边走边用长竿拨开杂草,查看堤坡和堤脚情况,为每处积水做好导流,每处洼地仔细查看,不放过一处隐患。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要用实际行动履行入党初心,哪里最困难,我就去哪里。洪水不退,我也不退。”杨涛处处发挥尖兵作用,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身先士卒,用使命驱动成长

“我比你们晚两天到,就让我去巡堤吧!”这是队员镇千上大堤的第一句话。

镇千是肖桥村十三组组长,应急民兵连战士。当接到民兵连镇连长通知要补充五名民兵战士参与四邑公堤防汛工作后,他第一时间报名。他恳切地说:“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民兵的责任,第一批队员我没能赶上,第二批绝不能落下!”

当天下午,镇千随同四名队员奔赴四邑公堤。一上大堤,他就抢先换上雨靴,穿好雨衣,带上手电及巡堤工具,第一个冲入暴雨中,直至全面排查完毕,确保没有异常, 他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哨所。第二天一大早,他不顾昨晚的疲劳,拿起铁锹,又投入到路面清淤工作中。“加油!兄弟们!搞好生活区环境卫生,才能全身心做好抗洪工作!”

“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防汛抗洪关键时期绝不掉链子,这群后生,没得说!”突击队长刘松平为大堤上的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

编辑:陈妮娜

责编:施秀芳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