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配合为16个碧水入湖考核点位“体检”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吴丰 胡蝶)6月16日,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咸安区分局配合第三方监测公司,对斧头湖流域咸安辖区内16个水质考核断面(点位)进行水样采集,为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精神,加快推进斧头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斧头湖水环境质量,咸宁市制定了《斧头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明确划分各区域的污染治理责任,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方案中涉及咸安区考核断面(点位)共16个,包括常规监测断面(点位)8个(即:淦河老虎嘴上游100米,三八河入湖口、王生茂河入湖口、咸安区入贺胜河处、泉水湖闸口入湖口、梓山湖国营渔场入湖口、滨湖港入横沟河口、梓山湖国营渔场入湖闸口),抽查监测断面(点位)4个(即:淦河三汊港水泵入湖口、淦河彭家嘴水泵入湖口、泉水湖鱼塘水泵一入湖口、泉水湖鱼塘水泵二入湖口),参考断面4个(即:淦河入湖口、浮山河入淦河口、贺胜河入湖口、梓山湖污水处理厂下游500米处)。16个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主要考核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要求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

据了解,咸安区对2020年斧头湖水污染防治强化攻坚工作进行了梳理,按照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原则,以斧头湖保护为重点,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工业、生活、农业污染“三源齐控”为主线,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共治,多措并举打好斧头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了《咸安区2020年斧头湖水污染防治强化攻坚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了“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保障措施”三大方面21项重点任务,主要涉及3个乡镇8个区直部门22个责任人,力争2020年咸安斧头湖水质明显改善。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