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记者:吴涛 伍伟 聂国力)6月的大幕乡群山叠嶂,云雾缭绕,万峰翠竹若隐若现。
6月9日,记者经过一路颠簸,沿着羊肠小道,来到位于金鸡山村的咸安区下庄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山坳豁然呈现在眼前,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不绝于耳,就在这个山坳里,利用温氏养鸡项目,张许来夫妇一坚持就是近5年时间,目前已经养殖了“817”鸡、麻鸡、五黑鸡等多个品种肉鸡,规模近3万只,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带动了周边51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增加收入千余元。
天刚蒙蒙亮,在许多人仍在睡梦中的时候,张许来就已经将所有的鸡舍巡视了一遍。多年来,总是这样认真地对待这份事业。当记者见到这位深山里的养鸡倌时,感受最多的是他致富路上所包含的汗水与艰辛。
张许来告诉记者,2016年初,他带着省吃俭用的积蓄来到大幕乡金鸡山村,与几个合伙人投资温氏养鸡项目,开始试着养殖肉鸡,探索致富之路。“开始那会儿真的很难,起早贪黑,实在很辛苦,合伙人后来都没做了,就靠我们夫妇二人,为了孩子和家庭,只有坚持下去。”提起刚办养鸡场的那段时光,张许来充满了感慨。他们一家原本住在咸宁城区,因为养殖场需要有专人经营管护,夫妇二人常年居住在此,很少能够回家团聚。
从提供鸡苗到饲料生产,从技术配套到家禽防疫,最后待肉鸡进入出栏期再统一收购和销售,主要由温氏公司负责,养殖户按照公司提供的管理标准进行养殖,获得较为稳定的饲养收益。
“两个大棚现在养殖了近3万只肉鸡,每年出栏3至4批近10万只,纯利润达10万元。”张许来说道,今年受疫情影响,肉鸡价格有所波动,但好在温氏公司统一收购,养殖场的肉鸡并不愁销路。
“是政府帮扶政策给了我坚持下来的信心,困难不可怕,深山僻远也难不倒人,我还要继续养殖,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周边更多贫困户增收。”张许来说。
如今,深山“鸡倌”的养殖致富路越走越宽了。
编辑:陈妮娜
责编:施秀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