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刘治乾)花坛社区作为温泉的老城区,“三无”小区居多,由于建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结构复杂、小区管理困难等问题突出,为破解这个治理难题,花坛社区开展党员包户,念好建、包、补“三字经”,营造了支部引领,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建”即建立党支部,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花坛社区以“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模式把“三无”小区作为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发动党员志愿者135 余人,让“三无”小区防控工作有了“主心骨”。
全体党员志愿者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参与24小时小区值守,搬运救灾物资、转运病人、出入管理、体温测量、入户登记资料、隐患排查、代购生活物资、小区消杀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一线。
家住皮件厂职工宿舍的王婆婆是一位密切接触者,需居家隔离,为了让她在家安心隔离,社区第一时间召开协调会,成立了社区两委、网格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在内的工作专班,对她家实行“三包一”24小时服务的工作制度。党支部书记李文斌主动上门服务,每天测量体温、嘘寒问暖、心理疏导、送口罩、购买生活物资。
3月10日,花坛社区成立了22个小区党支部,在组建工作中,从在职党员、包保单位党员中物色人选,动员鼓励党性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小区党员进入支部班子。党支部成立的第二天,所有党支部在花坛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以“底数清、情况明”开展党员报到工作,引导党员亮身份,共有380名党员到支部报到,还有一批热心群众任楼栋长,为实现自治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包”即实行党员包户制度,党员立下为民服务的志,自觉认领服务岗位,调动党员参加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创新方式方法。
4月7日,第四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及党员包户启动仪式在花坛社区召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下沉一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当天,所有党员深入小区与包保对象见面。
“我们通过开展年访与月访活动,与群众拉家常、谈家事,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无法解决的大事、难事,我们通过建立记录台账,做好记录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当天我们共为群众解决烦心事、困难事10余件。”夹皮沟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陈琴说道。
温泉宾馆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文斌介绍,开展党员包户活动以来,打破了原先邻里之间“关起门来互不相干”的现象,党员迈出家门、走进小区,走进居民家里、切实营造了“党员走在前,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氛围,拉近了党群关系、邻里关系。包保干部下沉到小区、党员带动群众,多次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走访慰问、矛盾调解、清理菜地、消杀等活动,给小区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所谓“补”,就是补短板,主要是补环境卫生、活动阵地、思想觉悟的短板。花坛社区利用单位办公室、物业办公室、活动室等作为党员的活动阵地,组织小区党支部开展爱国卫生、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等活动,提高居民素质。
花坛社区党委书记吕翠红介绍:“夹皮沟、温泉宾馆小区党支部只是28个小区党支部的缩影。我们通过疫情防控、党员包户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指导,实现了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锋形象“树”起来,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员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密切了党员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下一步我们还将对他们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评选标准。”
编辑:雷茹
责编:聂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