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场站及交通运输工具卫生防护指南 看这里↓↓↓

一、道路客运

(一)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包车团组人数限制,控制乘客数量,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座。

(二)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C 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三)增加车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城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

(四)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五)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若使用空调系统,应增加清洗消毒频次。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

(六)乘客、乘务员和驾驶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七)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和客运包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将车厢后两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八)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客车和客运包车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再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九)在汽车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二、水路客运

(一)合理组织运力,通过售票控制乘客数量,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座。

(二)在客运码头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具备条件的客运码头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C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三)客运码头增加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保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定期对座椅等公用设施消毒。

(四)有条件的船舶内部咨询台或服务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船舶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船舱、驾驶台等重要场所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五)船舶行驶过程中,应使用最大通风量;气温适合的,建议船舱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乘客、船舶工作人员佩戴口單,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七)优化服务流程,简化餐食供应。

(八)船舶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九)船舶宜配备消毒剂;乘容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再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十)在客运码头和船舶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三、城市公共汽电车

(一)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

(二)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若使用空调系统,应增加清洗消毒频次。

(三)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

(四)乘客、乘务员和驾驶员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静、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五)车辆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再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六)在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四、出租汽车

(一)车辆每日出行载客前应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洁消毒。

(二)司机携带含醇类消毒湿巾,增加车门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频次。

(三)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

(四)司机佩戴口罩,提醒车上的乘容佩戴口罩并减少交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五)车辆宜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再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六)通过车载广播、汽车座椅背面张贴宣传海报或提示性标语等方式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编辑:李   萌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