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感染人群该如何调节心理 |公众心理防疫自助手册No.01

问题 1:最近我头疼、打喷嚏,很担心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您的担心反映了您关心身体,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表现。

目前您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行为上来,做以前想做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运动,如听音乐、深呼吸、尝试冥想训练来放松身心,让心态慢慢平稳下来,通过增强您的确定感来减少无谓的忧虑与担心。调节生活节奏,设计好疫情期间的生活工作计划,多掌握健康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吸取更多正能量。

另提醒您在家保持清洁,勤开窗、常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严格遵从社区防疫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对可能感染疾病的相关症状保持警惕,监测体温,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寻求医生专业支持。

问题 2:网上流传各种视频,特别是看到新闻中播报的确诊的病例人数和死 亡人数不断增加,感到恐惧和不安,不知道怎么办?

建议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纳自己和生活。对新冠病毒较大的危害性有所不安,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做好自身的防护,有意识减少对疫情的关注,每日关注疫情的累计时间控制在所有空闲时间的10%以内。

对于新冠病毒,从完全无知到知之甚少、到逐步了解,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不少规律。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已经有了胜利的曙光。

建议您体验和察觉到自己的不安,接纳自己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寻找积极的因素,不断积累积极的力量,从而缓解您的恐惧和不安。运动和音乐有助于舒缓郁闷、改善心情,可以把室内运动和音乐结合起来,如瑜伽、冥想、练字等,都会成为有趣且难忘的记忆。

问题 3:封城以来,长期在家,我整个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打乱了,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郁闷,我该怎么调适?

首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做一些自己想做但是尚未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益的事情。

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帮助增加安全感和积极感受。还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关照自己和家人上。例如,多和父母、伴侣、孩子聊聊天;共同做家务;安排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如共同完成一道美食、打牌、玩桌游等。

如果独自居住,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和友人聊天;在微博、朋友圈写写当下感言、发发美照、互相点个赞等,舒缓孤单的情绪。

问题 4:在疫情暴发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晚上睡觉前总喜欢多想,越想就越睡不着,我要怎样调节?

导致睡眠问题的成因往往比较复杂,睡眠问题可能和最近的疫情相关,也可能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规律相关。

保持惯有的生活节律,一日三餐和作息时间非常重要,不要打乱作息习惯。生物钟对人体至关重要。

注意营造适宜适宜睡眠环境,卧室的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尽量不把手机、闹钟放在床头,以免影响入睡。

入睡、起床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刻起床,避免开灯睡觉、喝酒助眠、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等。

睡前合理活动,避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失眠。睡前 1 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不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尽量不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问题 5:我对社区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感到不满意,情绪有波动,我该如何调节?

首先,在疫情期间,我们要相信,在巨大压力下,相关组织在不断学习进步、完善措施以有效解决问题。

其次,对社区和政府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反映。

同时,更要认识和接纳自身的情绪,要善于寻求一些其他的资源和力量。可以通过网络、QQ 和微信等方式去与你信任的人、亲近的人进行分享、诉说。

另外,要换位思考,体会彼此的难处。

来源:长江云

编辑:李    萌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