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直播课程的“幕后英雄”致敬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毛泉 章硕)从接到“停课不停学”通知的那一刻起,十八小全体成员就进入了“备战”状态——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多老师或身在外地,或小区封闭、无法赶到学校参加录播。而且正值寒假,老师们手上的书籍资料相对有限,重重困难阻挡在老师们面前……

2月5日大年初二,在贺胜老家过年的王昆,一接到电话就急忙骑车返校,提前做好了设备调试工作、熟悉界面功能操作。

2月8日,因疫情交通管制,学校将王昆从贺胜接出来后,一直到直播授课结束,他也没有回去,留下家里才十个月大的孩子给妻子一人照顾。而他独自一人在市区,就靠着从老家带出来的一点面条、大白菜混个饱肚,有时候一整天都有直播任务,他就和疫情值日的老师一起就着一碗半凉的盒饭或者一碗泡面。尽管如此,每次直播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校,调试设备、试课件、和参加直播的老师充分沟通镜头如何切换……

团队里的“幕后英雄”

教学任务是下来了,但是教什么内容?怎么才能吸引学生?如何寓教于乐?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摆在面前。为了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十八小决定成立五个备课团队,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从接到学校通知起,老师们就打起了十足的精神在家办公、备课,甚至比平时上课做得更多、熬得更晚。

在市区的老师主动承担直播教学任务,身处外地的老师则在微信工作群里远程办公、出谋划策。大家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准备视频音频,有的负责制件课件和研讨教学设计……

排除万难,只为一堂好课

别小看线上40分钟,线下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不仅仅是持续不断的磨课,出行也是一个大问题。授课教师要回到学校录课,可是市区已经实行了交通管制,老师们就想出了一个“笨方法”,不能开车去那我就走过去!十八小曾琪春老师为了不耽误录课,从家里步行三、四公里来到学校;王昆主任想方设法从贺胜赶到咸安,靠着稀薄的物资,保证直播平台网络的畅通……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要克服没有教材、没有教参的困难,四处查找资料,不断筛选、打磨,只为了给学生带来一堂高质量的课程。

无论头一天晚上熬夜备课到多晚,只要一到镜头前,老师们上课的状态立刻就回来了,孩子们打开直播镜头看到的永远是一张笑脸。即使在空荡荡的录播室,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上课的热情,因为她们的学生受益了,就是老师最大的收获。

正因为这些台前幕后的默默付出,才有了咸安区各校优质课的顺利播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岁月蝶变,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一齐向这些“幕后英雄”们致敬!

编辑:雷   茹

责编:聂国力


(作者:咸安 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