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书写“七彩人生”
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绿油油的蔬菜连成片,挂满硕果的大棚溢满香。这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人,就是现代农匠张晓明,她既是咸安区政协委员,也是咸安区“巾帼扶贫帮困之星”。她精明干练,言语随和,微笑的脸上充满着自信,给人一种办事干净利落、诚信谦和的印象。
当在城里住了二十余年、本可在城中享福之时,46岁的张晓明却不走寻常路,拎起“菜篮子”返乡创业追逐初心梦想。她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从门外汉变行家里手,用“农匠精神”精耕360亩蔬菜基地,在田间地头逐梦“诗和远方”,演绎自己不一样的七彩人生。
返乡创业,誓把荒地变“金盆”
走进联发蔬菜种植基地,田埂纵横交错,小白菜、辣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郁郁葱葱、清香满满。毗邻汀泗桥古镇,这里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来自武汉、长沙、温泉等地游客络绎不绝。
2014年,这里还都是农散户,甚至还有很多荒田荒地。当时,张晓明还在咸安城区生活居住,从事运输行业,因与丈夫吃苦耐劳且经营有道,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他们早已习惯城里生活,只是逢年过节回老家古塘村走走看看。当时,村里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大量农田常年无人耕种,张晓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返乡租种田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想法在张晓明心中萌芽。经慎重考虑后,她与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投资500万元成立了联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360亩土地,甩开膀子干起来,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誓把荒地变“金盆”。说干就干,很快,黄瓜、辣椒、西红柿、豆角等二十多个蔬菜品种都逐一播种入地。为了科学种菜,张晓明远赴外地果蔬基地“取经”、参加农业科学种植培训班,订阅大量种植类的书籍阅读。要想种出安全优质果蔬,非要全面掌握农业科学种植相关知识,土质、播种、施肥、防虫……每一项都要掌握深厚技术知识,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慢慢地,基地蔬菜有了更多变化,叶更嫩,果更鲜,味更香,这让张晓明和合伙人看到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虽然张晓明和合伙人都尽心尽力地打理蔬菜基地,甚至开始种植草莓、葡萄等水果,一步一步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方向迈进,但是由于现代农业投资较大,收益较慢,且周期长,因此,其他合伙人全部退社,留下张晓明独自撑起这个种植合作社。
“当初,流传土地时我答应过126户乡亲,一定要把荒地变‘金盆’,所以我不能放弃。”,张晓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凭着一股倔强和执着继续奔波在田间地头。
三年精耕,苦练“技艺”谋发展
独自管理360亩果蔬基地之后,张晓明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于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和实践,张晓明掌握了不少科学种植的技术,但她仍感觉自己能力和专业技术有限,于是特意高薪聘请了两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由原来种植20多个品种精选五六个品种进行种植,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绿化果蔬品种,并创名优品牌。如此一来,果蔬产品的产量提高,质量大大提升。
优质果蔬种出来,销不出去怎么办?张晓明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弯路、有过碰壁。但初心不改,奋力前行,寻找营销之路。为了给联发蔬果拓宽销路,她将咸宁所有大超市跑了个遍,腿跑酸了还在继续奔波,嗓子说哑了还在继续攻关销售。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与多个超市签订了蔬果销售合作协议。联发蔬果有销路了,张晓明底气更足,起早贪黑组织货源、发送优质蔬果到超市、到学校、到工厂……
正当联发蔬果专业合作社慢慢走上正轨之时,一场灾难悄然袭来。2016年7月的一场特大暴风雨,不仅让露天蔬菜全部损坏,而且把220亩的种苗全部冲走,而7个板房工作间被龙卷风夷为平地……看着一片狼藉的基地,张晓明崩溃大哭。
灾难无情人有情。区里多个部门领导来了,市里农业部门的领导来了,省里的妇联领导来了……所有的慰问和鼓励,化作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损失100余万元的灾害过后,张晓明擦干眼泪又开始新的征程。
农产品是否受市场欢迎,除了产品价格,更重要的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日本,超市内农产品的包装,即使是一元钱的蔬菜瓜果都能溯源到原产地。张晓明猛然明白:蔬菜销售市场的数量优势、价格优势已悄然转变为质量优势。从那以后,张晓明就开始试着做农残检测,在农业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配置检测试剂、操作、上传信息等,确保蔬果品质优良。
从联发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到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果蔬产品检测验收,张晓明凭借一股执着的韧劲、顽强的拼劲、大胆的闯劲,一心扑在“菜篮子”上,让优质农特产品走进了超市,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她还开办了农家乐,谋划着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沿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道继续前行。
扶贫帮困,合作共赢奔小康
在短短的五年中,合作社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但真正让张晓明挺过来的还是对126户乡亲的牵挂,因为合作社一旦解散,乡亲不但每年无法得到流转土地的那笔租金,而且也将失去就近打工就业的机会。
“我记得当时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之时,大家并不配合。经过多方解说和分析,大家慢慢才同意。这是对我的信任。”张晓明回想起多年创业的艰辛及家乡人对她的理解和信任。她觉得合作社一定会越来越好。张晓明深深记得当时第一个跟联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的是村民杨玉桃,杨玉桃家庭贫困,儿子残疾,家里劳动力严重不足。签订合同后,杨玉桃家6亩多田地每年可得到2000多元的租金,加之一年在合作社打工收入超过万元,大大地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情况。
爱拼才会赢,几年来由于张晓明懂技术、善经营、能创新,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合作社的产品优质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超市商家肯定,也受到老百姓的青眯。张晓明乐在其中,感到自豪。闲暇之余,她还把村民召集到家中,传授科学种菜的技术。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张晓明时刻告诫自己: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
2017年初,外地一客商在古塘村承包土地种植果蔬,因收成不好欠下几十名务工人员的四万元工钱偷偷跑了,无奈的村民找到张晓明帮忙想办法。于是张晓明带着村民找派出所、找司法部门,找法律援助部门……经过半个月的奔波,效果甚微。看着务工人员盼着钱过年,张晓明自掏腰包发了工资。
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张晓明经常嘘寒问暖,送衣赠物;每年捐资助学,她总是带头捐款捐物;听说村民治病急需救命钱,她连夜送去医药费……张晓明总是以一颗慈爱之心,帮助着周围的乡亲们,也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张晓明每年为周边贫困家庭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并为他们培训种植技术,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造血功能”,助力他们早日脱贫奔小康。为此,张晓明被评为咸安区“巾帼扶贫帮困之星”。
把产品质量置于心尖,把村民冷暖放在心头,把共同富裕挂在心里……一个永不气馁、敢闯敢干的女强人必将带领村民们建设好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