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亦可不置、华屋亦可不造、诗书不可不读。”
余庠是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黎首村的一个自然村湾,明朝时一位余姓先生在这里建了私塾,要求后人饱读诗书,因此得名。在清朝,这里出了三位进士。1949年后,余启绪成为村子里第一名大学生,随后,余庠湾20来户人家陆续走出46名大学生,其中有多名博士和博士后。
在黎首村,无人不知余庠。在余庠,要数余启绪家最为有名,一家三代现有10个名牌大学生。
条件艰苦仍坚持求学
4日上午,在黎首村余庠湾的一个山坡上,一名戴着眼镜的老者站在树荫下看着羊吃草,他就是78岁的余启绪。余启绪笑呵呵地向记者介绍,退休后他回到老家,和老伴种种菜,为了支持儿媳做科研,还放着20来头“实验羊”。
1959年,余启绪考上武汉大学数学系计算机专业,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工委从事科研工作,辗转西安、北京、荆门等地。1981年调到位于荆州的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1992年调到咸宁师专(现湖北科技学院)。2000年余启绪退休,为了照顾90多岁的母亲和姑妈,他回到老家,躬耕乡野。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他说,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父亲读过几年私塾,遵照祖训,即使自己吃不饱,也要送孩子读书。
余启绪5岁时,村里请教书先生,每名学生家出两担稻谷,凑够8名学生就开学。虽然余启绪年纪还小,但他的父母认为,书迟早要读的,还不如早点去,便一咬牙送了稻谷过去。
1955年,余启绪还在读初中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日子更加艰难,但母亲坚持让他继续上学。
余启绪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在读书之余,他帮着母亲劳动,学插秧、割草头、抱谷。在干活间隙,一字不识的母亲经常嘱咐他,少干活多读书。
余启绪的后颈和两个肩膀上,到现在都还有三个肉球,特别是后颈那个,有拳头大小,他说,这是从小挑担子磨出来的。
忙完农活儿,余启绪就挤出时间读书,堂屋人多太吵,他就爬到阁楼上去。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初中毕业,余启绪就被保送到咸宁高中,1959年暑假,当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他家时,整个村庄都沸腾了。
余启绪的妻子李冬云介绍,丈夫读大四时,两人经人介绍结婚。当时她在地区林科所上班,为了支持丈夫读书,每月28元的工资,她给家里10元,给丈夫5到10元。
1964年,余启绪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工作。
成绩倒数的儿子考上博士
余启绪的妻子李冬云说,这一带的房屋都不如隔壁村的,大家都把心思用来培养孩子读书,期待孩子有出息。
1965年,余启绪的大儿子余安胜出生,小时候因患病学习成绩不太理想。1977年恢复高考后,余启绪辅导国防科工委的子弟复习考试,余安胜也跟着大家坐在教室里。看到这么多人认真准备高考,余安胜问父亲:“读大学好吗?”
当时13岁的余安胜正读初一,成绩排全年级倒数第二。余启绪被儿子这句话震住了,沉吟了一下回答:“你看大家都这么拼命,读大学当然好了!”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居然大声说:“那我也要读大学!”
余启绪告诉儿子,那你得比别人更努力,下足笨功夫。
“我很佩服老大的毅力!”余启绪说,自那天起,余安胜每天早上6时起床锻炼、学习,晚上12时以后才睡觉。为了鼓励儿子,余启绪一直陪在他身边,辅导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余安胜考上了湖北中医学院。
在大学期间,余安胜依旧非常刻苦,后来又顺利考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现在,余安胜已是上海有名的中医专家、研究生导师。
一家三代全是名牌大学生
余启绪有3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儿子,老三是女儿,三个孩子在学习方面都非常自觉,基本不需要操心。他反倒担心兄妹三人用功过度,伤了身体,因此经常让孩子们多休息。
二儿子余安泉说,父亲脾气非常好,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在关键的几件事上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一是竭尽所能帮他们选择了最好的学校; 二是经常帮他们借书,培养了兄妹三人的阅读习惯; 三是帮助他们制订了目标,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四是创造了宽松的环境,经常带着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如养蜂、养蚕、捞河蚌等。
余安泉说,小时候看到大哥那么用功,他也不甘落后。当时他随父母来到荆州,需要插班,而荆州中学只从50人中招1人,父亲四处借书帮他准备考试,最终他以第一名考入该校。
1985年,余安泉以全年级第七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因为父亲的影响,余安泉选择了计算机软件专业。1992年硕士毕业后,他和妻子一起放弃读博士的机会南下深圳,目前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余安泉说,和妹妹比起来,他并不算聪明。妹妹余荆意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1987年,她被武汉大学少年班录取,硕士毕业后,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临床图像数据管理研究。
余启绪数了数,他们一家三代共12人,除了妻子和最小的外孙女外,其余的均是名牌大学毕业(就读),其中有4位博士。老大夫妻俩都是博士,老二夫妻俩是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女儿女婿也是博士,大孙女复旦大学毕业,二孙女考上武汉大学现在美国读研究生,大外孙女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小外孙女还在读高中。
融到骨子里的读书家风
“父母对自己是能省则省,对儿女则是无条件付出。”人在美国的余荆意通过微信对记者说,为了供三兄妹读书,父母省吃俭用,全力支持。
余荆意说,当年父母经常一个月不吃肉,每次孩子们回家后,家里才会开荤,父亲经常开玩笑说:“你们回来了,可以吃蹄髈了!”兄妹三人还特别喜欢买书,每次要钱时,母亲总是毫不含糊。
余荆意记得,父母还在荆门工作的时候,他们家吃不起包子,每天吃馒头。她上的是当地最好的小学,为了省一毛钱的公交费,父亲在冬天骑车几十里送她到学校,她躲在父亲的身后避寒,父亲的手却冻成紫色,像石头一样冰冷。
余荆意的孩子出生后,余启绪带了两个大箱子到美国,里面除了一些干豆角等家乡特产,还有很多中文书籍和文房四宝。
余启绪帮着带孩子,将废纸盒子剪成方块,做成汉字牌,教孩子们识字,背诵古诗。余荆意的大女儿两岁半的时候,就能当众背诵《兵车行》。在余启绪的影响下,两个孩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余荆意说:“读书的家风已经融到骨子里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