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珍茶园:从“百亩”到“千亩” 变化不仅仅是数量

(记者 汪祥林 沈瀑浪)从几口铁锅手工炒制茶叶的小作坊,到成为当地有名的茶叶生产企业;从承包百亩小茶园,再到如今打造千亩茶叶大基地。25年来,咸宁市汪大珍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自身一步一步地努力,实现的不仅仅是自身事业的飞跃。

3月17日,记者走进咸安区双溪桥镇陈祠村汪大珍茶叶基地看到,千亩茶树已陆续冒出嫩芽,上百名采茶工正三五成群地采摘着青茶。

咸宁市汪大珍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长川

我们这个基地目前(每天)可以容纳六百至八百劳力采茶,每天人均工资都是在百元左右。

作为双溪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扶贫开发项目。该基地始建于2012年10月,规划发展2000亩,目前已建成1500亩的示范茶园,每年可吸纳固定用工8户,临时用工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汪大珍茶业1993年起步于贺胜桥镇,以其名下的“罗针茶”而闻名,该品种茶具有外形挺秀、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高持久、浓、爽等特色,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金奖。

既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又源自于自身创新改良的需要。张长川夫妇六年前看中了双溪桥镇适合茶叶种植的沙性棕黄土壤,决定将茶园主体从贺胜桥镇迁移至此进行“二次创业”,栽种“黄金芽”、“中茶108”、“明选131”等优良茶叶品种。并通过天敌治虫、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严格按照有机茶标准进行日常管理。

咸宁市汪大珍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长川

我们茶产业要跟市场对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这个任务。目前我们销量很好,基本上供不应求。(而且)由于我们扩大了生产规模,过去不能接纳的大客户都纷纷找上门来了。

企业发展了,忘不了初衷。作为当地产业扶贫项目,为支持汪大珍茶业发展,近3年来当地财政投入的水利、道路、滴灌、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达260万余元。投李报桃,汪大珍茶叶采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经营,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种茶。由公司负责抓好示范茶园建设和参与农户的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加工、包装、销售等工作,农户参与茶园建设与管理,确保茶农的种植效益。同时,2000亩茶叶基地全部丰产后,每年还可为周边50余户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40余万元,有力地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源:云上咸宁

编辑 :刘丰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