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色彩斑斓的春天,总是有一些美好的记忆让人向往。前些天,好友芳向我提起,禾雀花开,一起去南川荡荡油麻藤(禾雀花藤)秋千?这是四年前我俩看禾雀花的一个快乐场景,时光过去了多年,仍然心有所念。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南川湖塘园的禾雀花,从2020年开始,我连续几年前去观赏。禾雀花的藤蔓攀成了记忆的年表,我们踩着青苔辨认其走向,却不知那些盘虬的老枝,早已将我和姑父一家及花开盛景绣成了一幅《绿野仙踪》,悬垂的紫铃铛摇响时,禾雀花便是血缘的纽带,将我们的亲情紧密相连。
芳是我多年的同学兼闺蜜,有什么别样的风景我们及时分享,跋涉前往。我俩曾经几次来看禾雀花,对这片“寂寞的繁华、无声的紫焰”留下了深邃的印象,于是,上周末,约上英,我们三人再次踏入湖塘园的深山老林中,看山风如何掀起花殿的幕帘?禾雀花慢吐紫色烟霞,如何在光影中装点绚丽的春天?
观赏禾雀花,离不开姑父这位古稀老人的热心帮助,他是我们的向导兼领路人。每次给我们带路,他拿上一把柴刀,进入荆棘丛生的树林时,总是走在前面,挥舞柴刀,左劈右砍,迅速清理一条小路,让我们轻松通行。在灌木丛中穿行了半个多小时,映入眼帘的就是无比惊艳的禾雀花群。
苔痕斑驳的树干上,藤与树已分不清彼此。苍黑的虬枝上隔空窜出三五花串,像是古木生出了新羽。粗壮的藤干从地面蔓延,顺势伸展到半空,弯弯曲曲,千姿百态,藤蔓上开满了禾雀花,一丛丛、一束束,地面上的藤也铺满了。爆燃的紫色花束,阳光一照,熠熠生辉,我们被禾雀花包围,不免也光芒万丈了。
“日暖百花争窈窕,春深万木竞葱茏。”禾雀花遇上了春日,花事忙碌,花团锦簇。花柱、花球、花串,像百鸟朝凤、万鸟栖枝,笑容与喜悦溢于言表,虽无言却有样。山风吹来,整片藤萝泛起亮紫的涟漪,仿佛有看不见的双手在抚弄箜篌的丝弦。此时一个妙字,诠释着“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似乎万声鸟鸣响彻双耳,浮现出的动态场面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时隔两年重访这片山林幽谷,禾雀花依然如垂藤悬瀑般恣意绽放。那些紫色的花串从容不迫地垂坠着,像一群身着紫袍的青年隐者,丝绒的花萼是灵动的眉眼,悬垂的花穗是飘逸的衣袂。任凭山外人声鼎沸、世间潮汐涨落,它们始终遵循着花草最朴素的信条——春至则开,雨落则长。狂风掠过,万千蝶形花苞化作振翅的紫燕;骤雨袭来,整片花廊腾起紫色的云烟。阳光下,它们纵情盛放,这是生命的本能,不需计较看客的来去,开到极致就是坦荡的情怀。这种纵情与极致是我喜欢的态度,人生不需要太多的粉饰与遮掩,只需一份自信、蓬勃与安心。
这次与禾雀花见面,原本是奔着其藤形成的天然秋千去的。这个秋千不一般,它是一根拳头粗的老藤缠绕在两树间,如长绳般下垂,藤上开满禾雀花,形成一个花环秋千。由于山上小路长期无人行走,灌木野蛮生长,荆棘四处丛生,我们有些茫然,无法确定秋千的位置。顺着记忆找到了疑似秋千旁边的山洞,却找不到下去的路。
在犹豫不决时,姑父继续开山辟路,一下就柳暗花明了,发现了另一处绝美的禾雀花群。这处面积更大、数量更多,我们每人找一个最佳位置,或爬树干,或倚藤蔓,与禾雀花亲密接触。每朵花似展翅的小雀,花瓣分为五瓣,其中两瓣合拢如翅,一瓣翘起如尾,数十朵聚集成串,远望如群雀栖息,灵动可爱,怪不得禾雀花被誉为“自然界的精灵”。
栖在时光褶皱里的禾雀花,是春日写给藤蔓的情诗——以羽翎为字,暗香为韵,在斑驳光影中低吟浅唱。羽状花瓣在绿荫深处缀起串串风铃,每朵都是欲说还休的絮语,又似串串紫色的葡萄,风起时连呼吸都染上蜜样的清甜。这一群仙雀呀,似乎在细数星辰坠落的声响,仿佛下一秒便要展翅没入苍翠山林。有的末端花苞尚未舒展,蜷曲的姿态宛如群雀合拢的喙,有的盛放花朵展开流苏状的下瓣,让整串花序呈现出飞鸟从敛翅到腾空的动态身影。
站在花丛中,静静地观赏了片刻,我们终于无法抑制地兴奋起来,纷纷与“雀”合影,拍摄了近百张照片,一张也舍不得删除。拍摄这种似鸟似花的合影,其中的乐趣,自是不可言喻。芳褪去往日青瓷般的端雅,徒手攀着虬曲的老藤,爬上横着的藤干,想再玩一把荡秋千游戏,霎时惊起串串禾雀花,紫玉铃铛在空中不停摇晃。英也不甘示弱,化作攀缘的青猿,从一根藤爬入另一根藤,在藤蔓织就的迷宫里挪动,穿梭其中,只为拍摄到最好的花影。我站在旁边,用心拍她们,取景框里两个追逐花魂的影儿,正被山风揉成了写意的墨痕。
我们三串清泉般的笑声似碎玉溅落琉璃,涟漪里浮动的笑窝,不知是飘零的花瓣,还是我们遗留在此处的快乐时光。此时,言语不多的姑父,看着我们三人与花嬉闹,不禁也展露了笑容。
太阳快要下山时,芳提醒了一句:“你们好好欣赏,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来看禾雀花,姑父年龄大了,没有他带路,我们以后来不了这片山林。”姑父笑着说:“还可以来八年,八十岁我就来不了了,你们明年过来,提前告诉我,我早一天帮你们把路劈出来,你们行动方便些。”多么纯朴的亲情,正是这份亲情,让我对这个山村有太多牵挂。
山林里盘结的老树根,早将这份牵挂扎在岩缝。每年春节期间,跋涉数十里的鞋印沿着青石台阶蜿蜒而上。姑父家的柴火灶煨着陈年故事,炊烟里飘着腊肉熏香,檐角冰凌坠地时,才惊觉我们已醉倒在米酒坛中。原来亲缘就是一株油麻藤,需用脚步丈量年轮,用炊烟续写根系,被岁月磨亮的门槛,早已将亲情的聚散离合盘出了包浆。
每年看禾雀花,亲情友情交织在一起,我们以平和为壤,以包容为光,你来我开、你去我燃,让理解化作双向流动的溪水,在心灵共振的河床上,漫溯幸福的原乡。繁花之处,情愫暗生,让所有情谊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璀璨生辉,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我们美丽的天空。
(作者:王艳 编辑:章琼丹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