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学子走进董继宁美术馆 开启美育实践之旅

云上咸安报道 春风春雨润春禾,向心向美向阳花。4月18日,咸宁市第十六小学的百余名师生走进董继宁美术馆,通过“观展+互动”的形式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汲取文化滋养。

在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先后参观了各个主题展厅。展厅内,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记录着董继宁老师的艺术创作之路,《珠穆朗玛》笔锋雄浑有力,《南湖晨曦》色彩充满激情,《四季芜山颂》构图独具匠心。在琳琅满目的作品前,师生们驻足良久,认真欣赏作品上恢宏的构图和细腻的笔触,感受中华山河的壮丽和作品背后传递出的家国情怀。

“最动人的故乡图景,永远生长在我们独到的视觉语言里。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也能用手中的笔墨描绘出动人的故乡图景。”参观过程中,面对孩子们的热情提问,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董继宁从技法、意境等维度为学生们讲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同时鼓励大家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而让美育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感知”。

董继宁美术馆是美术家董继宁耗费多年心血精心筑造的艺术宝库,是湖北省首座由艺术家个人出资兴建并无偿捐献给政府的美术馆,也是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自开馆以来,董继宁美术馆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已免费接待各类参观人员十余万次,并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公益培训、艺术实践、展览交流等各类活动,为咸宁市艺术交流、文化繁荣、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活力。

(咸宁台记者:洪瑞 通讯员:郑文婷 编辑:樊思遥 责编:方焱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