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做到这4点,全年健康不“掉队”!


清明是春季第五个节气,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人体新陈代谢加速,阳气升发与肝气疏泄成为养生核心。顺应“清”与“升”的自然规律,可为一整年健康打下基础。

【衣·春捂防风】

冷暖空气交替之际,昼夜温差超8℃,「大椎」「至阳」「命门」,为重点保暖区,用艾灸灸此穴位能生发阳气。洋葱式穿衣法护住大椎穴。建议可穿着天然棉麻材质,透气祛湿。忌过早露脚踝,佩戴丝巾可防风邪。

【食·柔肝健脾】

1、清明节气,可多食用温补养肝的食物如:荠菜、山药、香椿等时蔬富含维生素,助肝气疏泄。

2、品茶清心:饮用明前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清肝火、促排毒,搭配菊花更佳。

3、时令青团:以艾草汁和面,既应景又助升发阳气。

医生提醒:避免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以防损伤脾胃,减少辛辣油腻,降低肝火过旺风险。

【住·夜卧早起】

点燃艾草香薰营造宁静氛围,可聆听《高山流水》等古琴曲平复焦躁,闭目养神,助心经气血运行。22点前熄灯助肝血归经,遵循“夜卧早起”顺应日照增长调整生物钟。

【行·踏青升阳】

此时正是踏青徒步好时节,每日30分钟户外行走,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促进微汗排湿。晨起梳头100下能促阳气升发,特别注意过敏体质踏青避开花粉高峰哦!

清明既是慎终追远的时节,更是焕新生命的起点。把握“清浊气、养阳气”的核心,以自然之道滋养身心。

(来源:垄视频 编辑:章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