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冬去春来,茶园开采。3月25日,双溪桥镇孙鉴村的圣龙春大叶野茶基地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沉睡后再次热闹了起来。
圣龙春有机大叶野茶基地位于双溪桥镇孙鉴村白云山最深处,自然环境优越,建园时科学布局,道路、沟、渠配套完整,香樟树、桂花树分布其中,改善了茶园小气候环境。
在绿树掩映的茶园里,60多名采茶工三三两两结对采撷刚刚冒头的新芽,她们大多是来自周边村湾年老体弱的村民。每到采茶季,大家纷纷提着竹篓,戴着草帽,用劳动赚取一份收入。
“我今天7点钟来的,摘了一斤茶,大概一斤一两,卖了30块钱,去年一日我最多摘了191块钱,大概一季能摘2000块钱。”高铺村11组村民74岁的陈秀保穿行在茶行间,手法娴熟、身体硬朗。
湖北羽宸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夏玥忙着检查鲜叶、称重、发工钱,叮嘱采茶工这一批茶料只能采独芽。
“这种茶是做春季明前茶的贡芽,这个料子我们会一直做到谷雨。在市场上它的价格大概零售价在1200元左右,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贡芽的特性就是冲泡的时候,它会根根竖立,像直立的雀舌一样,汤色翠绿,口感鲜爽,香气高扬,比起一般的小叶种茶叶,它的回甘也会更好一些。”夏玥介绍道。
大叶野茶花而不实,野性基因保留完整。据悉,1969年,被誉为桃源大叶茶之父的卢万俊在武陵山脉的大山中发现了第一株野生大叶茶,经过多年的实验,用短穗扦插技术繁育出大叶茶良种。2008年,圣龙春茶业公司从湖南桃源县成功引进大叶野茶,并在双溪桥镇发展基地500亩,进行大规模种植。因为茶树品种野生基因保留完整,抗逆、抗旱、抗病的能力强,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内含物质丰富,制作的茶香味高,滋味浓,入口爽,耐冲泡,保健功能更好。
(咸宁台记者:李卫东 洪瑞 通讯员:汪明亮 刘滔 编辑:章琼丹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