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志的诗集《诗意向阳湖》
刘汉俊
韩志是我读高中时的同班同学。有一天,我接到他从湖北咸宁市打来的电话,知道他在公安机关工作,很是高兴。过了一段时间,他发来短信,说是写了一部诗稿,嘱我为他写序,我满口答应了。等我收到他的文稿《诗意向阳湖》,才感觉应允得太唐突了。今日的韩志已非昔日的顽小同窗,而是一个诗情澎湃、责任感满满的文化人,一个为文化人立传、把中国文化的一段小憩涂抹得五颜六色七彩斑斓的文化人。面对那一段曾经尘封的历史,掂量这部镶嵌了众多文化明珠,金灿灿、沉甸甸的作品,我有些惶恐。
韩志诗集里歌咏的向阳湖,我是去过的,那里离我们的中学不过十公里,跟着班里家住向阳湖的同学去玩过,但不知道那里能跟文化、文学有什么关系。读大学时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却爱好文学,读到一些好诗文,知道了一些文化大家的名字;后来,听说这些作家艺术家竟然在向阳湖畔住过,便开始留心找他们的文章读,感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文学的芦草开始在向阳湖畔生长;后来的后来,曾与臧克家先生有过书信往来,与郭小川先生的夫人曾是同事,近距离聆听过周巍峙先生的讲话,拜读过周汝昌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著作,到过沈从文先生的家乡,对他们与向阳湖的故事,了解得渐渐多了起来。
是的,故事发生在1969年春到1974年冬。包括原文化部机关、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总店等二十多家文化单位在内的,6000多位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家属,分三批陆陆续续地来到湖北咸宁,在这个作为原文化部的“五七干校”劳动、生活、写作。他们中有许多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如冰心、臧克家、郭小川、陈白尘、冯雪峰、冯牧、罗哲文、楼适夷、吴仲超、唐兰、张光年、周巍峙、周汝昌、沈从文、萧乾、文洁若、张天翼、王世襄、侯金镜、绿原、韦君宜、史树青、李季、阎纲、金冲及、刘炳森、佟韦等。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他们、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但勤劳善良的咸宁人民接纳了这些文化人,用并不茂盛的山林湖草庇护了他们,以尚不富足的鱼米莲藕养活了他们。向阳湖像一位憨厚、拙朴而仁慈的老农民,不会说什么,只知道赶紧起身,给他们找吃的去了。向阳湖,给了文化人一个宽厚而温暖的怀抱。
这么多享有盛名的文人雅士们以湖为家,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诚实的土地面前,所有的辞藻都是苍白的,甚至是稗子;一切的文采都是白搭,甚至是荒草,唯有劳动是最好的书写。他们烧砖盖房、围湖造田,养鸭放牛、喂猪种菜,开垦出上万亩充满诗情画意的湖田,建起了上千栋有着北方风格的四合院,用实绩证明了他们身上的农民本色、文人本性。著名文学评论家侯金镜等十多位文化名人,甚至在蒹葭苍苍的向阳湖畔,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们以战天斗地的气概,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业绩,创造性地进行了一次文化人的集中亮相和集体转身。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罕见的景象。
“一望长湖轻散缕,半是新烟半是雨”“满湖红树云锁烟,渔翁把钓戴笠行”,古人曾这样形容咸宁向阳湖。但文化人眼里的向阳湖,并不都是烟雨美景,而是斑斓多姿、富有故事的。那时的湖滩,似乎挖不到尽头;那时的日子,好像没有过头。捏惯了笔的指掌,满是劳动的茧子;似乎家长里短湮没了历史风云,鸡毛蒜皮取代了宏篇巨制,谈笑皆白丁,往来无鸿儒。但文化本脱俗,花儿自向阳,向阳湖水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滴乳汁,那里积聚了众多的文化精英和丰富的文化精髓,滋养过中国文化的郁郁葱葱;她是脑力劳动在体力劳动中淌出的一滴汗水,躬耕方知苦,汗滴禾下土;她是有良知的文化人落下的一滴眼泪,不为命运的坎坷,只为文化的奔波;她是牛哞般沉重的一声叹息,为她所庇护和呵护的,历经沧桑、文弱敏感的一群纯粹的心灵。向阳湖是一方文化的家园,她让中国的斯文人感悟到了形体的尴尬和筋骨的重荷,却也让他们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情形下,躲避了一场可能存在的集体毁灭的灾难,另辟了一个放牧自我、放飞心灵的,可以任性、野蛮生长的原野。那时的向阳湖很穷、很荒凉,但她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艰苦的日子里,完成了对中国社会、对文化、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又一次认知,实现了体感、观念、灵魂的又一次转变。向阳湖,是文化的母亲,以自己贫瘠的土地和瘦弱的臂膀,维护了落寞文化和落魄文化人的尊严。
湖色是美丽的,文化是多彩的,向阳湖的故事是斑斓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文化的味道,每一尊身影都有着文化的姿态,每一缕恩恩怨怨、牵牵绊绊都富含文化人的特色,忧郁却不缺生机,沉重而不乏幽默。豪爽的还是豪爽,谦和的依然谦和,傲慢的照旧傲慢,尴尬的老是尴尬,风骨总是挺立,卑微总在匍匐,世代文人的底色都晾晒在这个名叫“向阳”的湖面上了。一湖向阳水,半部现当代文化史。向阳湖是一方文化富区、文化福地。
无论是历史上的中国,还是在当代的中国,没有哪一处湖水比向阳湖水更富有文化含量了。那每一滴湖水,都是一道点染中国文化水墨画的起笔;那每一缕涟漪,都是中华文化织锦上流光溢彩的泛波。向阳湖文化是中国文化藤蔓上一叶即使残黄也不飘落的印记。向阳湖,是中国文化人的乡愁。
只是不知道,今天的向阳湖是否依然碧波荡漾,那里应该还弥漫着墨水的芳香;向阳湖的田径地埂是否依然泥泞如初、依然有湖草的青葱与细花的俏艳,那里应该有真实的留存和难舍的牵挂。明珠的价值体现,不仅在其光彩的时刻,更在其暗投的时分,文化的价值在泥封雪藏中更显珍贵。应该在向阳湖畔建一座纪念馆,立一支笔的雕塑,保留一丛重重叠叠挤挤密密的文人脚印。就像美国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明星们留下的那一掌掌深深浅浅的手印。
在此之前,我读过咸宁的文化名人李城外先生许多关于向阳湖文化的专论和散文,其用心之良苦、用力之艰巨、见地之深邃,令人敬佩。李城外先生是官员加专家,是“向阳湖文化”的首倡者,多年来一直致力向阳湖文化研究,著作甚丰,推动成立了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办起了展览,创办了报刊,引起中央国家机关、文化部门、研究机构的重视,一大批曾在咸宁的“五七干校”工作劳动过的文化人和他们的后代,以及许多研究者,纷纷到访或写回忆文章、研究性文章,“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还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家乡咸宁由此聚集了一批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他们的成果连缀起来,便是一张斑斓的当代文化地图、一部向阳湖文化史,一道富有文化价值的风景。如果没有咸宁市一批热心人、文化人的自觉,没有他们年复一年的艰辛努力和锲而不舍,没有他们智慧才华的倾力投入,中国的文化史、文学史、艺术史,恐怕要缺章少页许多。向阳湖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篇章,文化的记忆,不能缺失。文化需要文化人的坚守与坚持。这是文化的品格,也是文化人的性格。
我为家乡有李城外、韩志这样的文化人而自豪。他们也是为中国文化塑造形象、缔造精神的文化人。我由衷地羡慕韩志,能够临湖瓢饮、独汲寒泉,把自己的心浸泡在文化湖水里,畅游,洗涤。韩志是一位富有的文化收藏家,他写到的几十位文化人,是六千人的代表,每一位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篇章、一段佳句、一个标点,都有联珠缀玉般的故事,。他用有筋骨的文笔,把每一个人物都铺展开,须发毕现,音容如昨,穷尽才情地雕刻其骨骼、丰富其精神,各有神韵,自携雷电,宛若描摹了一幅文化的清明上河图;他用有温度的文笔,拽着母亲向阳湖的衣角,用农家孩子的童眼去天真地打量中国文化的昨天,用渔民儿子的童心去贪婪地品味文化的盛宴,新奇而富有想象力;他用有道德的文笔,既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群雕,其形势、其走向、其力量,又凸现每一片文化枝叶的经脉,其个性、其内心、其秉持,搭建起一个当代文化的长廊,廊中风景各异,又浑然一体、生机盎然。韩志的诗作可谓纸上兴风雨、笔底起波澜,使向阳湖成为中国的一道文化景观、家乡的一张文化名片。
尤有价值的,是韩志的文笔透射出一种纯洁的力量。我的印象里,中学时的韩志,一张标准农村孩子的脸上,泛着太阳亲吻留下的紫红和热情,永远没有诡计、从来不用设防。说话、玩耍、写作业总是正儿八经一板一眼的,似乎一年四季总是一身军绿色上衣,像时刻准备着的战士。我竟然不知道他还藏掖着如此的才情和胸襟。更没有想到他的文笔如此之优美、如此之遒劲,美不胜收,力透纸背。他保持着一份浪漫与理想,也让笔下人物都像他那样,保持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殊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这在今天,真是珍贵,尤其是作为一名战斗在公安一线,经常与阴暗面打交道的基层领导干部,更是难得。只有美好才能发现美好,只有善良才会亲近善良,这是一种穿越时空而不衰减、不泯灭的真性情,如今被韩志袒露了出来,让人感悟到诗歌的力量。
捧读韩志的诗稿,有一种徜徉在故乡的山川地垄河湖港汊间的感觉,心像一羽乳燕或者一尾小鱼,在翔,在游。从赤壁到咸宁,到武汉,再到北京,一路风尘,两脚征泥,总没有盘马弯弓望断南飞雁的闲暇,但与来自家乡的电波保持寻觅与对接,始终没有中断过。此刻灯火阑珊,夜意微醺,恰是读书的好意境。展读韩诗,嗅着诗的韵律呼吸,有一种与家乡遥视独语的意味。所有的烟尘雨雾与岁月沧桑统统归零,凝练成这部书稿的一行行,一阕阕。感谢韩志!
以上,是我愿意为韩志大作写序的原因。
正想搁笔,又翻读了韩志写的后记,想再画蛇添足几句。我看到韩志在后记中感谢了那么多的人,包括他的领导、同事、朋友、亲人,有些感动。一个心存感激的人,一定是个好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感恩的心。这是一种品格,一种温度。
我也想借韩志的平台,向家乡问个好,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韩志的人,因为韩志是我的同学。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们咸宁不可能又出落出这样一位文化人。致敬家乡!
(作者:刘汉俊 编辑: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