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盛勇 甘青 通讯员 罗琼
车辆超载损坏公路桥梁,引发交通事故,污染人居环境。但市民发现公路治超从上到下一直在做,相关部门也持续在抓,可超载车辆却依然屡禁不绝。
前不久的《电视问政》再次让公路治超来到了聚光灯下。公路治超为何收效不大?到底难在哪里?有什么更好的解法?近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公路管理局超限超载车辆检测站进行调查。
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7月21日,治超站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咸安区内国省干线大货车日流量由去年的约3500台次降至今年的约1200台次,日流量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咸宁境内非煤矿山生产的砂石料70%以上运往了武汉,咸安又是通山、崇阳、赤壁砂石料外运的必经之路,大货车日流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外地来咸宁运输石料的货车少了,本地货车也是昼伏夜出,过去每天每台车运石料到武汉1至3次不等,现在每天每台车运石料到武汉1次有时甚至几天1次,很多年初向厂家预订货车的车主,宁可损失订金也纷纷退货,大货车发展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大货车增量得了控制、流量大幅度减少,但市场上的存量依然庞大。治超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主和执法人员玩的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他们建有微信群,安排有“盯梢”车,你执法,我就不上路;你整治,我就躺几天; 你白天执法,我就深夜上路。拦车不停、强行冲卡、暴力抗法、聚众闹事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让执法人员疲惫不堪。
仅今年三至七月份,公安机关就拘留了暴力冲卡抗法司机四十二人。
“这就是一场'游击战'、'持久战',我们现在不但要懂法律,还得学'兵法'。”治超站负责人苦笑说。
就在当天,马桥治超站的后院停满了查扣的大货车,执法人员正汗流浃背指挥司机分装转运砂石料。砂石车的车轮将检测站卸货场的地面压出了一个个浅坑。
被扣押在后院的车辆大多为六轴大货车,经检测,这些车辆重达110余吨,而国家超载认定标准是车货总重不超过49吨,超国家规定近61吨。也就是说,一辆货车装了超过两辆车的货物。
治超站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货车号称“百吨王”,全部属于非法拼装车,按规定即便是空车,也是禁止上路行驶的。
一场利益驱动的博弈
年初市政府出台了《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联合行动,重拳出击,但为何还是屡禁不绝?
7月21日,在咸安双溪治超点内,一辆被扣的六轴车车主道出了缘由:在矿石厂购进一吨石材的成本是35元,一路拖到武汉能卖出65元,一吨有30元的毛收入。一辆拖头车超载运输可达90多吨,毛收入可达2700余元。这2700元扣除600元的油费,300元的司机人工费,300元的保险及车辆损耗费,还有1500余元的纯利润。
如果不超载会怎么样?该车主接着算了一笔账:六轴车按国家规定车货总质量为49吨,而车本身自重28吨,也就是说能装载21吨石材,而21吨石材拖到武汉的毛收入是630余元,扣除400多元的油费(车辆不超载油耗相对下降),300元的司机人工费,300元的保险及车辆损耗费,自己还得倒贴400多元。
一边是不超载每趟亏本400余元,一边是超载每趟纯赚1500元,车主怎么抉择?显而易见,虽然有政府和部门的种种高压,但是,这些营运车主在利益的驱动下,与执法人员展开了一场博弈。
一位车主说:我们违法超限运输,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次查到后,都会依法受到卸货、拆除加高车厢拦板、扣分、处罚,可以说是“净身”出站,但出来后还是得超限运输,因为不超限超载不但赚不了钱还要亏本。
一个综合治理的愿望
目前,作为公路治超的最末端,咸安区公路治超站采取的是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工作机制,并且每周二次每月八次联合特警集中整治,打人海战术,但人海战术的弱点,在长期的治超工作中得以暴露: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精力不济,坚持不久。
4月27日,我市《电视问政》栏目曝光了超载超限车辆依然猖獗。一时间“问责”声指向治超站。
在高度的紧张氛围中,5月7日,一名驻站执法人员精神失常,曾几度自寻短见,试图吸食煤气自杀被阻止后,又用头撞破二楼的玻璃准备跳楼自杀,被大家拦了下来。
治超站的员工对该“事件”心有戚戚。有员工说:在治超站一天三班倒,本身路面执法压力就大,一旦尽力到无能为力,还可能面临问责,心理承受能力一差,就难免失常。
事实证明,仅凭治超站路面治超一个环节努力,治超难以治理到位。
治超站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治超涉及多个责任部门,有“二头一尾”三大环节。
一是车辆源头,即车辆非法改装、拼装环节。依法由公安交警、交通运管部门负责。据咸安治超办负责同志介绍,交警管理权已移交咸安,下一步将安排一半的警力负责治超,着力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同时,将组织运管、工商部门全面清理取缔货车非法改装修理厂。
二是矿山源头,即矿山企业装载环节。依法由交通运管部门负责。目前,咸安所有的非煤矿山都安装了监控设备,所有矿山出口都安装了限高架,运管执法人员24小时值守,禁止矿山企业非法装载、禁止超限超载车辆出矿上路。另外,咸安综治办正加大对非煤矿山治理的力度,严禁非法开采行为。
一“尾”是指路面查纠,治超检测站是一个联合执法场所,依法由交警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进站、由公路部门负责称重卸载、由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治超秩序。
一个区域联动的期待
从司机的口中,不难发现治超难的根本问题是:车主超载才有利润,不超载就会亏本。
这个命题看似无解。
治超站负责人却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解决的途径是区域联动、综合治理,促进市场自发调节。
早在2015年,咸宁治超通过武汉、咸宁联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面的诀窍是:咸宁多部门联动治超,使得跑往武汉的超载的车辆销声匿迹,而武汉也严格治超让进入武汉的超载车辆无处可逃。导致运往武汉的沙石料量大减。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开始自发调节。一方面,矿山企业生产的沙石料滞销,开始降价销售;另一方面,为保证建设工程正常施工,武汉沙石料收购价格上涨;同时,车主改用标准货车运输,路上没有了检查处罚,既控制了运输成本,又可以少拉多跑。
这一降一升一控车主不超载也有利可图了。
但好景不长,随着黄冈、黄石、大冶等地的沙石超载车辆蜂拥跑至武汉,武汉一时间难以监管到位,致使武汉市场沙石料价格下降,沙石料价格下降又导致不超载不赚钱,一个新的恶性循环又产生了。
“超限运输就像爆发洪水,到处是管涌,光靠在路面去“堵”是难以堵住的,要靠责任部门各负其责,从源头到路面全市一盘棋治理。同时,还必须'减少矿山数量,降低矿山产能',否则,即使车辆不超限超载运输,矿山生产的砂石料总是要运出去的,路上货车流量就不会少。” 治超站负责人说。
编辑:刘丰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