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街道,让“看得见的管得着”!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 陈思 鲁开华)“有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捕鱼,地点在西河桥下前面50米左右。”日前,永安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接到举报电话,执法队员立即联同街道农技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制止了正在凎河的大肆捕捞增殖放流鱼苗的两人,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警示教育。

“如此高效在一年多前是很难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往街道没有执法权,执法权分属城管、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永安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咸安区推进街道赋权工作,永安街道积极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看得见的管不着”是街道干部普遍存在的困惑;与此同时,部门执法则“管得着的看不见”,存在管不到边、管不到位的问题。自2020年10月咸安区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永安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通过整合资源、重组队伍、执法扩面、完善机制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努力实现执法为民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以综合执法之力,聚集成改革之效逐步显现,社会治理与服务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原来街道和社区都没有执法权,经常被要求出示证件,很尴尬。”永安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教导员汪波平说,“现在执法力量下沉后,不仅人手增加了,而且我们有了执法权,管理起来更顺畅,现在卫生环境变好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也减少了。”永安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主动顺应改革目标要求,按照咸安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先行先试、敢闯敢为,不断拓展执法范围,开展一系列执法行动,取得良好成效,有力震慑了城市治理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

翻开综合执法中心人员工作日志,上面规范详细记载每次执法内容:10月29日,有序推进宏大市场第二期征收拆迁工作,依法拆除128户门面房,共计1800平米;11月5日,联合区城管及相关职能部门共60余人,在洁丽雅小区开展依法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工作,社区党员志愿者、物业、党支部、业委会等参与了此次拆违行动,小区违章雨棚、阳光房等34处违法建设被成功拆除。11月8日下午,为有效遏制辖区乱搭违建现象,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红桥路5处违章搭建雨棚得以顺利拆除。此次拆违不仅还给了居民一个整洁宽敞的居住环境,为居民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是起到了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让居民们对创文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遏制了违章搭建之风。

执法主体由区级层面下沉到街道基层,执法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权力更加清晰,较好地解决了“看得见”、“管得着”、“管得了”的问题,综合执法更加放心大胆。在永安街道,像违法建设、非法捕捞、盗伐林木、烟花爆竹销售等等,这些涉及众多职能部门的执法工作,都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管了起来。永安街道以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中心职能作用,啃下了很多常年难以啃下的硬骨头,解决了不少老大难问题。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