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咸安区实现了红色物业全覆盖,778个小区建立了735个支部(部分小区联合组建),其中三无小区301个,都有了红色“管家”。今年,该区按照“专业、托管、自治”三种类型,推进红色物业提档升级。
咸安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红色物业覆盖后,分三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去年是解决所有小区有人管,今年是规范提升年,明年则是创先进之年。这样逐步减少自治的存量,增加专业物业力量。
物业费好收了
7月30日中午,随着“滴”的一声,咸安区文笔路社区畔山林语4栋一单元业主徐女士用门禁刷开了门,她笑着说:“有了电子门禁,方便多了。”
畔山林语小区党群活动中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摄
“更换这一套设备需要26万元!”湖北宇源智慧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颖钦介绍,去年底,1到4栋共8个单元的业主强烈要求更换门禁,但更换门禁不属于物业的服务范畴,按理这钱应由业主分摊。
一提到钱,业主群里炸开了锅,大家很难达成一致。该小区党支部委员严光介绍,在这个时候党支部站出来,组织业委会与物业沟通,并进行入户调查,将业主意见统一后,通过6次协商,物业公司决定,这些费用由物业承担。今年4月动工,6月便投入使用。
刘颖钦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希望把小区建设好,少挣一点钱,让利给业主。”
走进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凉意十足,乒乓球桌、读书角、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严光介绍,这是小区的公共服务用房,面积达432平方米,去年5月移交,在市、区两级组织部、街道、社区的资助下,活动中心装修一新,物业还捐赠了3台空调。平常作为业主活动空间,党支部和业委会轮班值守。
畔山林语小区党支部办公室“回音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摄
活动中心旁边是党支部与业委会办公室,这里,不仅对小区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职责、党员联系方式等进行公示,还有“15分钟生活圈”,张贴便民服务联系方式等。进门处的墙壁是“回音壁”,左边是业主诉求,右边对应贴着回复及解决情况。5月21日,4栋业主希望业委会对楼道杂物进行清理。5月26日业委会主任郭建回复,已联系社区和物业公司对各楼道进行了清理。
文笔路社区党委书记董莉说,该小区自2016年入住,共约880户住户。“红色物业”覆盖后,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好评多起来了,业主与物业关系逐渐融洽,欠缴物业费的现象少多了。
“烂尾楼”有人管了
走进水岸澜庭小区,整洁的道路,花坛草绿花红。
“以前可不是这样!”3栋业主程细云说,她入住3年了,前物业是一盘散沙,经常停水停电,小区卫生更差。自去年10月开始,小区开始改变了。
温泉街道办事处网格中心负责人肖昊介绍,水岸澜庭小区因开发商经营不善烂尾,业主不仅办不了不动产证,而且小区管理一团糟。去年,经破产重组,该小区交给温泉街道办事处管理,为盘活这个项目,咸安区经发集团与资产管理方协定,以不低于3000万元采购该小区固定资产,经发集团旗下的咸宁安苑物业有限公司托管小区。
“待业主满意后再收物业费!”咸宁安苑物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晓介绍,目前小区供电一直是临时用电和用水,今年8月底,小区的水、电、气会正式更改入户,9月份小区就能正常。
有了红色物业,业主诉求得到了及时回应。程细云说,3栋门口有积水,找以前的物业,一句“我们管不了”就不了了之了,而她今年6月再次反映这个问题后,没想到新物业立即派人勘察、挖沟、铺沥青,赶在梅雨来临前修好了。
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朱忠仁介绍,该小区共1222户,已入住500多户。党支部与物业向业主征求了27个问题,涉及电梯、消防等各方面,物业与电梯公司重新签订合同,将小区22部电梯进行维修,其它问题也正在一一销号之中。
朱忠仁说,下一步,将督促物业配合资产管理方与施工方,将小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建完善,达到验收标准,尽快让业主拿到不动产,安居乐业。
靓丽小区原是“城中村”
“请出示行程码,测体温!”与水岸澜庭小区一墙之隔的是温泉社区刘怀郭小区,在入口安装了闸机,有保安值守。乍一看像精致的小区,其实这是一个城中村。
走进小区,以前的村村通变成了宽敞的沥青路,马路旁边还建了生态停车场,巷道变宽了、靓了。居民房前屋后栽种着各类鲜花,路面不见垃圾,一改往日脏乱差的印象。
支部书记刘安䘵说,该小区原是一个村湾,有203户656人,2018年该村变为温泉社区,刘怀郭湾变为小区。该小区紧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曾是“好吃一条街”,“油烟脏”一直是个难题。去年11月,温泉街道办事处指导成立了温泉社区刘怀郭小区党支部,由咸安区经发集团包保。
水岸澜庭小区已焕然一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摄
“党支部引领,定规矩、明收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温泉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世平说,党支部带领居民改造小区,拆掉11户棚户、菜地和旱厕,把路面扩宽,将臭水沟改为下水道,解决了长年渍水和卫生问题。咸安区经发集团投资100多万元,建了121个停车位。社区和小区一起,将低洼路段抬高1米,加了门禁和绿化带。
除此之外,温泉社区还配了3名保安和3名保洁员共6个公益岗位,还有志愿者帮助清扫,“城中村”真正变成了花园小区。
张世平说,现在社区已成立物业公司,小区的物业管理将逐步靠“输血”变为自己“造血”的良性运转。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