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防止耕地“非粮化”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 刘琼 邹婵)   “党委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四月份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检查组,以防止耕地“非粮化”为重点内容,在全区开展《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

检查组先后深入双溪桥、贺胜桥、汀泗桥、向阳湖、马桥、浮山等地,实地检查耕地复垦、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等项目,并听取区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的工作汇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听取意见,提出建议,监督推进全区耕地保护工作。

检查组认为,近三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耕地保护能力,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改革,提高土地执法监察水平,保障和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通过大力实施国土整治、耕地占补平衡等项目,落实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完成增减挂钩项目8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个,全区耕地总面积504405亩,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375597亩,均超过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确保了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检查组指出,虽然我区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但耕地“非粮化”问题客观存在、不可回避。部门管理责任划分不清、耕地保护制度执行不严、农村宅基地把控力度不够、城镇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落实“四个不得”、“两个禁止”、“一个坚决纠正”的刚性规定,完善防止耕地“非粮化”的长效机制,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耕地“非粮化”问题反弹,遏制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新增,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存量问题整改。要坚定不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开展保护性耕作,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编辑:王迪

责编: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