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②】扎实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伍伟  余娅敏  聂国力 通讯员:王腾 卞隽杰 陈旺)12月7日,记者走进咸安区永安办事处凤凰社区三建公司小区,看到小区闲置已久的办公楼被改造一新,成为凤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物业服务中心内,监控设备正在运转,近30个动态高清摄像画面出现在电脑上,区域情况操作者一目了然。

凤凰社区党委书记彭红介绍,三建公司小区原是无物管、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经过改造后,小区基础设施改善,成立了党支部和业委会,引进了物业公司,现在还是社区物业“1+N”管理模式的议事点。目前社区已和咸宁市鑫园物业有限公司初步商定,永安街道办事处投入资金装修物业用房和配套监控,对三建公司小区40多户及周边的600多户进行统一管理,进行保安、保洁及水电维修等“两保一维”基础物业服务。

据咸宁市鑫园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大宏介绍,鑫园是本地物业企业,公司开设有托管业务,服务咸宁市场多年,熟悉永安片区的风土人情。正是因为这些,凤凰社区才选定了鑫园。对于三无小区的物业服务,他和社区一同在探索之中。

据了解,物业“1+N”管理模式,是将辖区内小区以这种管理模式交由专业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对于户数较少的三无小区和散户居民区,交由物业公司统一托管,灵活管理、灵活收费,提供基本的“电子监控为主、保安巡逻为辅”的保安服务、保洁服务、水电维修服务。从管理的大小区,到托管的小三无小区,再到散户集中区,在这三区做到物业服务资源共享。

如何快速实现小区物管全覆盖,永安街道办事处进行了积极探索:即一家物业公司托管多个小区或片区;对引进专业物管的三无小区,给予2-3万元的奖励;对引进专业物管的自管小区给予5000元奖励,用于小区物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不仅彰显了“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也让小区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在“红色物业”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永安街道办事处提出的“以奖代补”这一举措,市住建局“红色物业”全覆盖永安督导组组长雷文平听了后热血沸腾。他说:“目前永安的“两委”基本组建完成,但在最后环节三无小区引进物业公司上遇到瓶颈。永安城区大多是无人管的老旧小区,散户也非常多,管理的难度大。前期主动联系许多家物业公司,希望他们接手,但是都因为“基础设施太差、物业费难收”为由拒绝了。”

有了“以奖代补”这笔钱,用于三无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建起道闸、监控等,用物防代替人防,减轻物业公司的管理难度,增强物业公司的服务信心,这样大大促成三无小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这也成了社区、督导组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的“利器”,激发了他们的干劲。

在咸宁福星城小区,记者看到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处挂了一块“咸宁市城区红色物业全覆盖试点小区”的牌子,该物业服务中心内外也进行了相应的布置。

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入口处,公告栏上新粘上的“红色物业全覆盖政策法规”宣传,一进门的外墙上贴有红色物业服务方案、红色物业全覆盖工作法、多个部门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墙贴。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内部,党员活动室增设了“红色物业”资料存放柜,小区党支部架构、小区党支部职责、业委会职责等多项进行明文公示。

“小区已有百余名党员到物业服务中心报到,有了这股红色力量参与,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小区的管理和服务会越来越好。”咸宁福星城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毛细血管”畅通活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咸安区文笔路社区龙苑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通过理顺治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居民烦心事有人听有人办;咸安区甫兴社区书苑小区通过退休党员干部自治管理,成立义务服务型组织,推动超大型居民小区有序管理;咸安区金叶社区中亨尊品小区通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共同议事,推动问题解决……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看到,“活”起来的社区治理,拉近了党群关系,暖了民心。

今年以来,咸安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要求,坚持把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重心向小区下移,擦亮物业管理服务的红色底色。在31个城市社区建立651个小区党支部,在13个村改居社区和2个城中村建立84个小区党支部,选优配强2064名小区党支部委员和653名“第一书记”,同步推选1167名小区楼栋长(中心户),招募1930名小区骨干志愿者,完善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打造了354个小区红色阵地。通过举办小区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开展“小区红旗党支部”评选和“小区书记谈小区”活动,集中排查整治矛盾问题突出小区,不断提升小区党支部建设质量。

不断健全完善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等治理机制,最大限度释放“红色物业”治理成效。组织了208家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到联系社区(小区)报到,组织1.6万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小区报到,组建52支联系社区工作队和44支应急突击队,派遣1712名机关党员干部常驻社区,推动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小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引进“国学经典诵读教育联合推广中心”“向日葵阅读服务中心”等25家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和小区,提升了基层治理服务水平。开展“党群活动日”“星空夜话”等活动,促进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按照“市区联动、依法依规、示范推动、分类指导”的思路,咸安区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集中组建业委会(自管会)755个、占比97.8%,370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了业委会主任、占比50.3%,652名党支部委员与业委会成员实现了交叉任职。打造了8个城市社区小区和2个村改居社区小区红色物业试点,完成了试点小区“五有”(有阵地、有机构、有保障、有人员、有机制)标准化建设。按照“专业、托管、自治”三种类型,同步推进物业覆盖工作,目前全区已有753个小区选定了物业服务模式,其中,市场化物业服务小区299个、托管型物业服务小区128个、自治型物业服务小区326个。

编辑:王迪

责编:吴涛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