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 大变样③丨V视:十七小育文雅学生 塑儒雅教师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伍伟 余娅敏 吴涛)“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寂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8岁的夏宇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起了跳马游戏,软绵绵的草坪垫子让这个游戏进行的更加顺利,大家你追我赶,不亦乐乎,一张张淳朴可爱的笑脸,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画面。

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到这所学校曾经的样子,但校长陈海如却记得清清楚楚。6年前,因为交流学习,他被安排到咸宁市第十七小学当校长。

“原先办学条件很差,只有两栋老房子和最基础的教学设备,学校一共有12个班,每个班人数大概40人。”

班上人数这么少,不也挺好的,正好不用担心大班额的现象。

“那怎么行!”陈海如摆了摆头,“学校建起来就是要有人气,没有人气,哪有灵气?”

“第一次我去学校的时候,连校门都差点错过,楼栋之间,不仔细找,还真不好找。到了学校后发现,老师缺少向上的心气,学生小小年纪也暮气沉沉,缺乏活力。按理说,周围都是小区,生源应该不成问题,但很多家长来了看了一眼就走了。”陈海如说,这些年,一年学生能增加二三十人,已是一种常态。

“现在可就不一样哩,看,这栋楼是以前村里的一块菜地,政府花了120万帮我们征收了过来做学校,还有这两栋楼,也进行了翻新,还有这标准化的塑胶跑道,草坪,光这大屏幕,政府就为我们学校配备了四块。”说起学校这一年来的变化,陈海如打开了话匣子。

三年级教师曾正鸿,2006年通过调动分到第十七小学工作。曾正鸿说,那会学校还是平房,住宿和工作条件都不好,说它是城里的小学吧,又没有城里小学的办学条件,说它是乡下的小学呢,老师又享受不了乡镇教师的福利待遇,年轻的老师基本留不住,大家思想波动都比较大,有点关系的都想着换所学校。

如今的教室,配齐了电子白板,图书室、电脑室等多功室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没想到在我退休的前一年还能看到学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真想在这再教几年书。”曾老师感慨,现在的孩子们赶上了好时代。

“校园漂亮了,老师也能留住了,今年还有5名新老师要来到我们学校,新增学生人数也首次破百。”陈海如说,家长和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作为学校,更要抓好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

陈海如认为,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未来,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成长规律,优化育人氛围,践行雅行教育,使学生有文雅的言谈、优雅的举止、高雅的情趣和儒雅的气质。通过雅行教育,实现“育文雅学生,塑儒雅教师,建优雅校园”的教育目的。

编辑:王   迪

责编:施秀芳

相关链接:

小学校 大变样②丨V视:旧貌换新颜,何功伟中学扩建后“提容增质”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