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梅冬丽 施苗 章硕 )突如其来的疫情,延长了假期,学生和家长在家已经蹲守了一个多月之久。长时间的“家里蹲”模式,让他们情绪上出现烦躁、焦虑、抑郁;行为上变得多动、懒散、易怒;生理上出现失眠多梦、厌食等情况。面对孩子与家长们的心理焦虑,咸宁市第三小学推出了与疫情心理健康相融合的课程,实施“三心”举措,呵护学生身心两健。
该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梅冬丽总负责、副校长唐太祥全面监管,学科带头人阮彬彬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与工作组老师夏娟、程泱等老师系统安排了一系列与疫情防控知识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家校心理健康辅导热线。
全面开课,学校“用心”
每天清晨,程泱老师声情并茂地带给学生和家长们一段“早安心灵鸡汤”,温暖心怀,告诉他们不要恐慌,有政府什么都不怕,宅在家里,静心学习,众志成城,一定会让瘟疫无处可逃!同时,学校还一并推出了《疫情来袭,长期隔离如何不焦躁》、《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恐慌》、《学习状况焦虑,网课不适应,怎么办》、《疫情下,我们如何拥有健康的睡眠》等一系列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大多数孩子通过这种群体性的心理健康辅导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
程泱老师录制朗诵
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师生“交心”
群体性的心理健康辅导针对多数阳光、健康、作息规律的孩子很有效果,但对待特殊孩子的疏导还需更耐心细致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咸宁市第三小学早在2017年就开设了“知心姐姐”工作室,在此次防疫期间更加大放异彩,从早上8:00到晚上21:00,“知心姐姐”会热情地为每一个打来电话的孩子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夏校长通过电话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家长参与,老师“有心”
“我转身去做事小家伙立马起来不是上厕所就是喝水,喝不了一口水,又磨磨蹭蹭半天坐上椅子。”;“我家的孩一天天到晚抱着手机,不是上课就是‘做题’,我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说他在玩手机他就立刻暴跳起来,说我冤枉他,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每天晚上睡不着,早上叫不起来,我每天围着他转,我都快疯了。”……疫情让大家长时间困守在家中,家长面对熊孩子们开始感觉力不从心了,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吵着要出去,有的孩子易怒、暴躁的情绪如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家长纷纷开始向老师们诉苦。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疫情时刻儿童心理支持与亲子建设》、《一起抗疫,家庭教育这样做》等一系列课程抓紧被老师们制作完成,在视屏中,老师们告诉家长:“疫情带给孩子的深刻体验,能否成为未来的精神财富,取决于父母如何给予正向的支持与引导,为孩子做出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亲子共读时刻
面对疫情咸宁市第三小学科学认知,用心理关怀助力学生成长,停课不停学,送春千万家。
编辑:李 萌
责编:施秀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