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南昌路社区“零发热”背后的三大法宝

云上咸安报道(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昌宗 洪伟、特约记者 胡剑芳)“哎,不要开车出去,出去就不能回来了……”27日下午4时,记者刚走到咸安区温泉办事处南昌路社区财保小区门口,就听到声如洪钟的呼喝声。

透过封闭的铁栅栏大门循声望去,站在小区门岗处的67岁的老党员、志愿者张声炳冲着停车场不停挥手,一名男子随即讪笑着离开车子,转身走回住宅楼。

翻开记录本,何人、何时因何事离开小区记录得一目了然。小区以外人员进入记录为“无”。张声炳说,只要大家一条心,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进入南昌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第一件事就是要查体温。“36.5”,值班人员响亮地报出体温枪数值,记者才得以获准入内。

坐在记者面前,47岁的社区党总支书记黄辉双眼布满血丝,戴着口罩似乎也掩盖不住倦意。“小区2812户,共有4513人。1月22日社区成立了防疫防控专班,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的作用,全面排查出社区内共有返乡人员80人,其中51人为从武汉返回人员”,黄辉说,1月23日晚上前全部完成了返乡人员排查登记工作。

地处城乡结合部,80名返乡人员零散分布,社区共有26个小区,但只有12名社区干部,其中10名女同志。重压之下,防疫防控工作怎么落实?

黄辉说,首先社区干部配齐“五个一”——一支体温计、一个口罩、一支笔、一本宣传册、一个记录本。

其次,搞起工作来不外乎三个法宝:

“婆婆嘴”——社区干部见到居民就说,说防疫防控知识、说疫情传播危害,说养成卫生习惯……特别对于思想观念一时转不过弯的个别老人,黄辉和同事们不但见面要说,还要上门去说。不但要和颜悦色地讲道理,还要敲锣打鼓地编唱顺口溜。直到爹爹婆婆们看到她就会哭笑不得地扯着嗓子喊“你莫说了,我都懂了,我戴口罩了也洗手了……”

“刀子心”——原则问题绝不让步,这是南昌路社区干部一致的观点。51名武汉返乡人员,人人家门口都被社区干部贴了提示条“本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来往”。每天上午9点,社区干部会分头打电话了解其居家隔离情况,还会发动邻居、楼栋长共同“监控”,确保人不出门,无人进门,生活必要物资由社区干部协调送上门。

“金刚腿”——虽是娘子军为主力,社区干部每天分两组巡逻,把各个小区要全部走一遍,查看有外来车辆,打听有无外来人员。大年初二在颐景小区发现4台外来车辆,社区干部在小区里里外外找了好几圈,通过喊话询问了解信息后逐一找到车主,量体温、作登记。打开微信运动软件,黄辉每天的步数都是一万多步,她说,“别人都响应号召宅在家,我们为了大家没空回家”。

截止27日,南昌路社区无一例发热人员,社区百姓在喜乐祥和氛围中欢度春节。 

来源:咸宁日报

编辑:余娅敏

云上咸安投稿邮箱:yunshangxianan@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云上咸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