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记者:卫东 吴涛)10月19日,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处长周开率国家专家组来到咸安,对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试点建设进行检查验收评估。区委书记李文波、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朝阳等陪同考察。
专家组一行实地察看了科普宣教中心,参观馆内设计并检查了档案资料;参观五七文化展馆,了解湿地公园文化底蕴;参观北岭候鸟观测点,了解湿地公园候鸟种群增加、数量激增等变化。
专家对咸安区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试点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专家表示,咸安在政策、资金、技术、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五年来,水质改善了,湖泊湿地得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科普宣教馆等硬件设施建起来了,所取得的成效令人惊叹。建议咸安区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久久为功,在技术上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要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理念,在保护湿地、扩大面积、合理利用上下功夫,树立系统性保护理念和整体性推进理念,同时科普馆要进一步提炼主题,在丰富内容、扩展空间的基础上,做活“一湖历史、一湖文化”的文章。
周开指出,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公园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咸安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高质量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加,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建设成果值得肯定。希望咸安区进一步加强对湿地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湿地公园建设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湿地公园保护与利用。
李文波在致辞中说,自2014年向阳湖湿地公园获批国家试点资格以来,咸安始终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16字方针,投入3亿多元资金,大力实施了“拆围、退耕、清理、截污、绿植”等“五大治理工程”;着力构建了“地方政策、综合治理、技术支持、防洪排涝、基础提升”等“五道保护屏障”;全力打造了“湿地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务”等“五大功能区域”。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公园的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水体水质进一步净化、动植物种类进一步多样化,公园水质由2014年的4类上升到3类,栖息鸟类由2014年的161种增加到如今的189种,日观测最大值的雁类由15只增加到2540只,小天鹅由18只增加到3200只;连续3年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公园重现水天一色、百鸟翔集的壮丽景象,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鲜活、最生动的诠释。
李文波表示,对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咸安将认真对待、充分吸纳、抓好落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把向阳湖湿地公园开发好、保护好,进一步把咸安的生态系统优化好、呵护好,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精心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桂乡版“富春山居图”。
会上,程朝阳从强化领导,高起点谋划;全面保护,大力实施“拆围”行动;科学修复,全力推进退耕还湿工程;强化宣教,开展湿地知识全民教育;共建共享,抓好向阳湖湿地品牌建设五个方面汇报了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试点建设情况。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郑奇明表示,将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在问题整改上出实招;在巩固成果上施长策,推进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提档升级。
责编:雷 茹
编审:施秀芳
云上咸安投稿邮箱:yunshangxianan@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云上咸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