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人大代表风采录:青春编织网格 奉献焕彩人生 ——记高桥镇白水村网格管理员刘子云

(音频来源:咸宁人民广播电台)

她热爱家乡,扎根基层无怨无悔。

用和风细语化解矛盾, 

用爱心帮扶贫困群众。

她不忘初心,坚守平凡岗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她是群众的贴心人,是乡亲们的“自家人”。

她是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高桥镇白水村网格管理员刘子云。

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在平淡琐碎中,实现最美价值。在工作中,生活中,刘子云有主见、有担当,温婉秀气的她,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的亲切感。2014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刘子云毅然担任白水村网格系统管理员,成为万千基层一线工作者中的一员。

一支笔、一本台帐、一台电脑、一张办公桌构成了每天工作的小天地。在别人眼中,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收入又低,而刘子云却干的乐此不疲。她一丝不苟,认真收集民生问题,做好资料登记。她积极努力,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法规。她乐于助人,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时,她公正而又有耐心。遇到群众寻求帮助时,她又及时施予援手……在长年累月的忙碌中,刘子云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刘子云却热心地掺和于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这些日常繁杂琐事中。

十七组的杨大姐哭着来到村委会,想让村里出具离婚证明。刘子云了解情况后,连忙倒了杯温水,拉着杨大姐坐下,轻言细语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刘子云耐心地解释道:“村委会是不能开离婚证明的,在吵架时作出离婚的决定是不理智的,要多想想丈夫的优点啊,家中两个孩子多可爱呀!”一番温语相劝,杨大姐缓和了许多,冷静下来的杨大姐回到家中跟丈夫好好地沟通了一番,夫妻俩很快就和好了。自此,再也没红过脸,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当事双方的握手言和,让刘子云感到无比欣慰,她激动地说道:“维护农村稳定是网格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大家在一起生活互助互爱多好啊。”多年来,每当村里出现矛盾纠纷时,刘子云总是乐于充当“和事佬”,她化身知心大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友善温暖的行动化解一起又一起矛盾事件。在她的影响和苦心经营下,白水村民风纯朴、邻里和谐,小山村充满着安定与祥和。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刘子云坚守一线,全心全意地为村民们提供优质服务。她常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群众家中走访探望,倾听民声,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宣传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民政救助、精准扶贫等政策。 “白水村有74名残疾人,65户低保户,170户贫困户……”作为身处基层的网格员,刘子云熟悉村里每一位贫困户,她总是不知疲惫地出现在贫困户家中,宣传讲解帮扶政策,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为贫困户们争取最大利益,鼓励大家伙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在她的心里,装着满满地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厚爱。

“为什么不能享受220元的合作医疗补助?我想不通。”九组贫困户王婆婆嚷嚷着扶贫政策不公平,找上门来理论。一番耐心交谈,刘子云微笑着向王婆婆作出解释,原来王婆婆家中建了新房,按政策规定,属“稳定脱贫户”,除了220元的合作医疗补贴不能享受外,其他一切优惠政策都能享受。在得知王婆婆儿子做生意缺乏资金时,刘子云主动帮着王婆婆家申请了小额免息贷款。对此,王婆婆一家感激不已。

因扶贫政策变化,70多岁的贫困户刘婆婆不能再享受特困救助。刘子云了解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实情,为独自生活的刘婆婆申请到低保救助资金,解决了老人的困境。逢年过节,刘子云都要去看望刘婆婆,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与老人说话唠嗑解闷,为孤独老人带去温暖与爱心。

在区人大组织的“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刘子云还为十三组的刘长蹈老人、六组的刘连保老人送去棉衣、棉被,并将刘连保老人的危房改造问题反映给向镇政府民政部门,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帮助。在刘子云的努力下,村里的空巢老人、残疾家庭、困难群众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帮扶与关爱。

“做人民满意代表,做群众的贴心人!”刘子云不怕困难,不畏艰苦,把爱与责任完美融合。她全心全意服务基层,坚守本心,在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倾情奉献。她关注民情民意,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她用真情真爱温暖每一位群众,她以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火热的青春编织美丽的网格人生!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刘子云无限感概地说道:“作为一名农村基层人大代表,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优质的服务架起一座党和人民满意的“连心桥”。”(记者 樊瑞 通讯员 周益民)

编辑  张文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