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总工会:激活“工会所能”暖新密码 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家园”

云上咸安报道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咸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将他们广泛纳入工会组织,强化素质提升,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当前的时代课题。”咸安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咸安区总工会在新就业形态职工群体中大力开展建会工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优化各项服务,把党和工会组织的关爱送到新就业形态职工群体的心坎上,为他们打造温馨的“幸福家园”。

找准“新”坐标,高质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

咸安区总工会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示范建”模式,将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商场信息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攻坚行动。通过敲门调研、上门指导、开门服务,推动新业态群体有序组建工会。

截至目前,咸安区新业态领域共建立工会组织20家,吸纳会员5303人,其中货车司机1466人、快递员142人、网约车司机337人、外卖员53人、其他从业人员2821人。同时,建成“货车司机”“网约车”之家2家,成立咸安首家商圈工会联合会1家。注重建会、建家、队伍建设整体推进,打造“组织健全、服务到位、作用充分、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紧贴“新”需求,高标准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素质提升

咸安区总工会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依托工会驿站打造工会“大思政课堂”,强化对新业态群体的思想引领。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驿满书香 悦读悦美”职工阅读、“强国复兴有我”书画展、“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劳模摄影巡展、女职工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以新业态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凝“新”聚力,将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在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设置“学习角”,摆放各类书籍资料,建好职工书屋,为新业态劳动者充电蓄能。组织劳模宣讲团深入新就业形态职工队伍,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弘扬“三种精神”。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双“百千万”职工劳动竞赛和“鄂有绝活”职工技能大赛,有效提升其劳动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注“新”发展,高水平优化新就业劳动者服务工作

咸安区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样化需求,组织实施关爱行动。开展“两节”送温暖、“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让劳动者在冬季感受温暖,在春天放飞希望。组织544名女性环卫工人和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进行“两癌”筛查。

因地制宜建设“工会驿站”“爱心母婴室”“职工子女托管班”“骑手之家”等服务阵地,在职工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心灵护航加油站”,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成立“咸安工会小红娘”工作室,为单身职工包括新业态群体提供婚恋服务。举办“群团携手进驿站 服务群众到一线”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温暖活动。

依托驿站开启邮政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为7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颁发结业证书。为快递物流小哥、外卖小哥赠送120余张体检卡和电影票。聘请法律顾问,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人次,开展10余场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下一步,区总工会将不断探索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始终以“娘家人”的担当,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劳动者“急难愁盼”。重点以“工会爱心驿站+”等平台为依托,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路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多贴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组织动员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咸安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约记者:万刚 通讯员:袁梓萱 周婷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