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寄予哀思,花香四溢,仿佛故人知晓心声。随着文明祭祀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祭扫、网络祭奠等新兴形式逐渐普及,市民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用鲜花或者“云祭祀”的方式来祭奠先祖,表达敬意。清明的空气中“烟火味”逐渐淡去,而文明祭祀的风尚却日益浓厚。
鲜花祭扫成主流
4月1日,记者探访了咸安区多家花店,发现各类祭祀用的花卉已被精心摆放在店铺的显眼位置。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许多商家还精心准备了各种组合花篮和花束。“我们店里主要是白菊、黄菊为主,还有一些白色系花束作为搭配,供顾客自由选择。”喜岳·花植的店主向记者介绍,“我们目前接了三四家团体订单,企事业单位都会选择用鲜花祭扫。”
花巷花店则推出了69元的精致小花束套餐,旨在满足更多年轻群体“轻祭扫”的需求。正在选购鲜花的吴女士告诉记者:“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庄重,还能避免焚烧纸钱带来的污染,家人都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专业花店,许多社区便利店、超市也增设了菊花销售点,方便居民就近购买。
“云祭祀”渐入人心
对于在外工作的游子,“云祭祀”成为表达思念的新选择。“在网络祭祀平台上,用户可以创建虚拟纪念馆、线上献花留言,不少年轻人和异地工作者在上面祭祀先人。”市民小陈表示,“无论是鲜花代替纸钱,还是‘云端’寄托哀思,只要保有对先人的敬意与感恩,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街头巷尾的鲜花祭扫到指尖轻点的云端追思,市民们正逐渐摒弃焚香烧纸的旧有习俗,转向更为环保的祭祀方式,这种转变不仅保留了对先人的深切缅怀,又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让“清明”更显“清净”。
(融媒体记者:王迪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三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