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她是温暖贴心的引路人;在同事眼中,她是教学改革的典范。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的教育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她就是咸宁东方外国语学校化学教师王亚丽。
王亚丽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硕士,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她毅然踏上了教育之路,成为一名化学教师。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亚丽始终践行着这一教育理念,用爱与智慧陪伴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
2021年,高一(7)班的陈同学性格内向,独来独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王亚丽老师了解情况后,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关心他。“天冷了,记得多穿点,别着凉。”“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找我。”“今天上课,你表现不错,等会儿去找我领奖品。”在王亚丽老师的关怀下,陈同学逐渐打开心扉,与老师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在学习上,王亚丽老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他辅导,帮助他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
在王亚丽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陈同学的学习成绩显著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毕业后,已步入大学的陈同学在参加谢恩师活动时,第一时间给王亚丽老师写了感谢信。他说:“是王老师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改变了我的高中生活,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许多像陈同学这样曾经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在王亚丽老师的关爱与引导下,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们纷纷表示,是王亚丽老师点亮了他们心中希望的灯塔,让他们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王亚丽老师满心欢喜。她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看着学生们一点点突破自我,实现目标,这就是我作为教师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事。”
为了让每一堂化学课都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王亚丽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每次课前都会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会让学生演示实验,观察化学现象;若条件不允许,她便精心挑选或录制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王亚丽老师还总结出了对比教学、归纳教学、可视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四大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性质、反应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化学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反应过程;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学生赵宇(化名)说:“王老师的化学课特别有意思,那些原本枯燥的化学知识,在她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上她的课,每天都充满期待。”
课堂上,王亚丽老师会通过课前检测,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精心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及时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们在肯定中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她所教班级的化学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
在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上,王亚丽老师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2023年在咸宁市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项目式教学展评活动中获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2024年她参与的咸宁市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导学案在高一化学分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完成结题,并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以导学案为核心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在咸宁东方外国语学校,像王亚丽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她们用一颗求真务实之心,一腔执着上进之情,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通讯员:郑微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三审:徐隽)